長安城,未央宮。
劉徹麵色凝重,手中的奏折仿若重逾千斤,
瓠子口,
十幾年來總會出現在他心中的名字,此刻清晰的出現在手中的奏折上。
他站起身,背負雙手在大殿中走來走去,
寂靜的大殿裡,明明輕盈的腳步聲卻顯得有些沉重。
過了好半晌,
“嗬,舅舅,還得讓你再幫我一次。”
翌日,早朝。
“大將軍送來的奏折,朕看了後心裡很沉重,你們也都看一下吧。”
奏折在百官之中迅速傳遞,
看完後的人默不作聲,心中卻已經緊張起來。
怎麼辦,陛下曾經做出的決定似乎出了問題,現在被大將軍給發現了,還專門寫了奏折。
陛下的心情看起來很不好,怎麼辦?
眾人默默交換眼神,都想讓彆人先開口,最後,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到汲黯身上,
這種時候,就該是你上場啊。
汲黯老神在在,似乎沒有注意到他們的目光,
老夫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老夫就是不說,看誰著急。
“都看完了吧,什麼想法,說出來讓朕聽聽。”
大殿內眾人更著急了,汲黯你說句話呀!
哼,現在知道老夫的好處了吧,
“陛下,主要都是武安侯的錯。”
什麼情況,
眾人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是從汲黯口中說出來的話。
你不是應該噴陛下的麼?
“武安侯當年先是為一己私利,不允許對瓠子口南岸泄洪,然後又以天意為名,阻礙陛下封堵決口,實在是罪大惡極。”
當年的事情,汲黯可是記得很清楚,
如果及時向南岸泄洪,根本不會造成現在這麼大的損失。
“十幾年來未能堵上決口,則是臣等與陛下的失職,亡羊補牢尤為晚也,現在朝廷的大軍已經到達,
正可趁此機會堵上決口,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陸鳴臨行前,汲黯專門去找過他,
提及此事的時候,陸鳴沒有給他明確的答複,但卻提醒他到時候要注意說話得方式。
那時汲黯就有預感,沒想到這麼快就看到了奏折,
雖然是大將軍寫的,但是他相信其中少不了陸鳴的手筆。
他也不是不知道變通,為了順利解決瓠子決口,可以放棄對陛下的抨擊,把主要責任推到田蚡身上,
田蚡不站出來反對,就代表他沒有意見。
劉徹有些詫異,
雖然是田蚡用天意為借口,但是他也沒反對,並且耽誤了這麼多年,
都已經做好了被噴的準備,汲黯竟然沒開炮。
還有點空落落的感覺,真是有些不習慣。
一向剛正的汲黯都這麼說了,其他人更不會觸劉徹的黴頭,紛紛開口討伐田蚡,把主要責任牢牢安在了他的頭上。
田蚡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沒過幾年就因為犯罪被廢除了爵位,田家迅速衰落,
整座朝堂,再也找不到願意為田蚡說話的人。
“朕準備親自率領百官前往東郡,全力封堵瓠子決口。”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沒有人反對,雖然大家默契地把主要責任推到了田蚡身上,但陛下帶領百官親臨現場封堵決口,才能最大限度的洗刷所有人的錯誤,
從一次錯誤變成一次治理黃河決口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