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此物名為合龍埽,用木、葦、竹、草等物,並雜以碎石、土塊捆縛做成,每個約有六十步長,”
徐伯在介紹自己的全新發明,
“在兩頭紮上大纜繩,把合龍埽置入決口之中,兩側用纜繩拉住,待其沉入水底之後就可以大大減緩水流,合龍會容易很多。”
劉徹聲音平淡,“先準備著吧。”
有沒有用,還要看最後合龍時能否起效,現在的決口有四百多丈,暫時用不到這個東西。
物資準備的差不多後,劉徹立刻下令開始圍堵決口。
從決口邊緣水流相對緩慢之處開始打下木樁,在用裝滿土石草木的竹籠子沉入其中,四百丈的決口逐漸縮短。
一開始速度最快,每天的進度都在二十丈左右,
無論是將士、民夫還是文武百官,都在往來奔赴的運送所用的東西。
司馬遷在乾活之餘還不忘記錄現場景象,
“天子乃使大將軍、富民侯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並自臨決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實決河。”
寫完之後放好紙筆,司馬遷轉身跑回去乾活,他可不是在偷懶。
劉徹自然不能親自乾活,衛青要調度各方人員,也沒有下場乾活,
作為在場最強力量代表的陸鳴,又一次展現著自己超人的力量,彆人費儘力氣才能釘下的木樁,陸鳴拿著錘子幾下就能釘進去。
“陸鳴啊,在場一共有三萬多人,凡事不必你親自動手。”
劉徹從沒見過這麼愛乾活的官員,他都告訴陸鳴不用乾了,但是陸鳴還是要堅持在第一線,說是可以起到帶頭作用。
“我曾經見過是如何救災的,見過是如何團結一致,抵禦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的,
可是那時的我還小,沒辦法參與其中。
等我長大後,國家雖然也發生過洪水,卻總是離我的距離比較遠,想要當個誌願者都沒有機會。”
陸鳴訴說著自己的想法,他不覺得下來乾活是一種難堪的事情。
“有些事情參與其中,是會有種榮耀感的。”
從陸鳴的語氣和神態中,劉徹可以想象百年不遇的洪水有多大威力,能讓小時候的陸鳴一直記憶到現在。
“以後也總會發生洪水麼?”
要是以後也總是發生洪水,劉徹想想就頭大,
以後世的水平都控製不住洪水的發生,他必然也控製不住。
“從數量上來說,大概率是比現在少的,
我們那時候的水利工程非常多,各種各樣的水庫和大壩調節能力非常強,
但是大自然的力量太過強大,想要杜絕洪水發生是不可能的。
我們最強的是救災能力,響應速度非常快,從災情發生用不了兩天,救災隊伍就會到達。”
用不了兩天,這麼快的麼?
劉徹很是驚訝,但是一想到後世的科技水平,又覺得不是不可能。
決口越來越短,封堵難度也越來越大,
有時候一個竹籠剛扔進去就會被水衝走,連帶著打下的木樁都會被衝走。
“陛下,或許咱們該換個辦法了。”
陸鳴發現此前可能是過於樂觀了,對困難缺乏預計,現有的辦法不夠有效。
“什麼辦法,儘管說。”
陸鳴沉聲道:
“在船上裝滿土石,然後沉船吧。”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