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前,
周老漢雙腿都在發軟,有生之年他還是第一次靠近這座宮殿。
或許是十幾年前,或許是二十幾年前,具體多久已經記不清楚,
他曾經遠遠的看過一眼,聽彆人說那是陛下住的地方。
那時的他無法想象,怎麼會有人住這麼大的房子。
現在,他卻被人帶到了這座宮殿前麵,等著去裡麵拜見陛下。
陸陸續續有人被帶來,看樣子是和自己一樣排名前三的高產種田戶,臉上也都很緊張,
相互之間也不敢打招呼全都老老實實的站在原地等待。
被帶進未央宮的時候,一個個全都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看得眼花繚亂,
這牆真高,這地真平,這門真大,前所未見的東西讓他們已經顧不上思考,隻剩下不斷地讚歎。
終於,來到一座大殿,
殿內眾多衣著華貴的人向他投來目光。
直到很多年後,已經老的下不來床,周老漢依然清楚地記得,那天的自己是多麼的風光。
當了一輩子平民的他,不僅見到了眾多以往不敢想象的大人物,還獲得了爵位,雖然後來聽說隻是最低的上造,也足夠讓他滿足。
何況還有賞錢,足足兩千文的賞錢。
之後還聽到說,朝廷要建立農師製度,選拔種田水平高的人當農師,去指導其他百姓種田。
陛下竟然還問他們幾個願不願意當農師,
這還用問麼,隻要朝廷不嫌棄他年紀大,他當然願意啊。
老老實實種了一輩子的田,都老了突然有機會吃上皇糧,他又沒有老糊塗,怎麼會不願意。
雖然他們隻是兼任農師,和正常的官員不一樣,但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另外那些種土豆的,種玉米的,種紅薯的,沒有一個不願意的,大家都不傻,他又怎麼會犯傻,當場就表示會好好乾活,絕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看著眼前千恩萬謝的一群人,劉徹心情大好,
“以後務必用心做事,讓天下百姓的田地中也都能多收一些糧食,不負朕對你們的期望。”
劉徹原本想多給一些賞錢,爵位也提高一兩個級彆,
但是陸鳴提醒他,給多了,未必能落入真正種田的百姓手中,還不如給個農師的官職,沒人和他們搶。
農師,每年有考核,需要去田間地頭,在風吹日曬中指導百姓種田,不懂種田的人當不了這個官,
舍不得辛苦的人也當不了這個官。
周老漢等人被帶下去後,劉徹正式公布了新的製度,司農院。
建立司農院,專門研究各項種田技術,研究製造新式農具,培育推廣高產糧食,一切有關農業方麵的技術都屬於其職責範圍,農師納入司農院管理。
對於這個官職和職責,文武官員並沒有什麼意見,也都認為很有必要。
但是當聽到司農院的最高長官司農令秩比兩千石的時候,很多人不淡定了,這個俸祿太高。
“陛下,司農令的俸祿過於多了些,和其職位並不匹配。”
“還請陛下三思,司農令的俸祿還是下調一些為好。”
九卿和太守才兩千石,縣令隻有六百石,一個司農令就要秩比兩千石,哪怕是司農院的最高長官,這個俸祿也太多了些。
反對的人很多,場麵有點激烈。
陸鳴忽然想起一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個秩比兩千石的職位,引得很多人心中不平衡,
尤其是這個職位在很多人眼裡就是種地的,不需要讀書,不需要戰功,管的都是種地的事情,哪來的資格站到他們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