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鳴有點不好意思,
周齊崇拜的小眼神實在太過火熱,讓他有點心虛。
不過轉頭一想,要是自己不把後世的優秀作品提前拿出來,以後可能就沒有那些作品了。
曆史軌跡發生變化,物是人非的情況下,會有彆的優秀作品誕生,原本的卻不複存在。
要是沒有亡國之痛,李煜還能寫出相見歡麼,
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去恨誰?
要是連老婆都沒有,蘇軾也寫不出“十年生死兩茫茫。”
沒有對應的人生經曆,很多優秀作品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陸鳴很少做文抄公,原因就在於此,
彆說人生經曆,就是個人氣質也不允許他隨意抄襲,會被懷疑的。
上次寫個《千字文》出來,董仲舒那老家夥都不相信是陸鳴自己寫的,說他眉宇間沒有那份文采。
陸鳴要是臉皮夠厚,直接背誦唐詩三百首噴他一臉,
你彆管怎麼來的,本侯爺就是能用文采砸死你。
為了文化傳承,該抄還是要抄的,失傳了多可惜,大不了把原作者全都說成是師門前輩,
我的師門很大,你們忍一下。
“早就聽說富民侯文武雙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富貴不可儘用,貧賤不可自欺,這兩句真好,堪稱人生哲理。”
或是真心恭維,或是假意吹捧,各色聲音傳來,
陸鳴趕忙爆出原作者,
“除了易經中的話之外,其他的是我師門中的呂蒙正所寫,全篇名為《寒窯賦》,我隻是引用其中幾句。”
是不是呂蒙正寫的,陸鳴其實也不確定。
呂蒙正進士第一,狀元及第,三度拜相,後封太子太師,許國公,諡文穆。
《寒窯賦》中引用的典故,展示的文采有些不匹配他的身份,
可能是後人托古附會之作。
陸鳴以前還一直以為是說相聲的寫的,聽起來還不錯。
就算真是呂蒙正寫的,彆人看看就行,彆太當真,
呂蒙正可是妥妥的大佬,以他的人生經曆寫這篇東西,就像某人在說我對錢不感興趣一樣,嚴重凡爾賽。
“不知能否有幸一觀此文全篇,單從這幾句已能看出此文必然不俗,若能流傳天下,也是一件美事。”
陸鳴搖搖頭,全篇是不能告訴你們的,一句“張良原是布衣”就沒法解釋,
和西漢的人說“張良原是布衣”,豈不是撞在槍口上。
留侯大名傳天下,誰不知道他是韓國貴族,祖上五代擔任過韓國相國,怎麼能被當成是布衣。
“沒記住全篇,就看過這麼幾句,與諸君共勉。”
考生中傳出一片惋惜聲,也聽不出真假,可能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吧。
“七日後會公布考生成績,祝你們榜上有名。”
……
“誰要是遇到關係親近的考生,不好評判的話就交給彆的考官來閱卷。”
兩百三十一份答卷,整齊的摞在桌案上,承載著二百三十一個考生的命運。
張湯、杜周、董仲舒、孔安國四人作為閱卷考官,已經準備就緒,
陸鳴傳達著劉徹的指示精神,“陛下相信幾位能公平公正的閱卷,還請各位不要讓陛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