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絕對的腐儒。
要不是政務需要,陸鳴真想轉身離開,懶得搭理這種人。
我有策略你不同意,讓你給出策略,你就給我來一個修文德?
怎麼修,修到什麼程度,一點乾貨都沒有,還美哉,美你個球球。
“歐陽博士,我問的是怎麼做,比如我剛才提出了分類治理不同人群,武力鎮壓頑固分子和分化瓦解不同部落的策略,
歐陽博士不同意的話,還請提出一些具體的東西,該怎麼修文德才能達到讓倭人來之安之的目的。”
堂堂博士,大漢的頂級精英人士,拿著朝廷俸祿,你不能當個隻會批評卻給不出合理建議的家夥,口嗨的請出去。
歐陽生臉色發紅,他哪裡考慮過這些,各級官員去做不就好了,他堂堂博士提點意見還不行麼?
“歐陽博士,難道書裡沒寫麼,究竟什麼是文德?”
書中怎麼會沒有,不管是《孟子》中的製民之產,還是《尚書》中對官員三宅三俊的考核法,都可以當做修文德的具體內容。
問題是,這些內容不適合用來應對倭人。
比如孟子所說的製民之產,是要給百姓分配土地的,分五畝宅地,百畝耕地,還要保障百姓基本生活。
這種待遇能給倭人麼?
大漢是去開采金銀的,不是去扶貧的,歐陽生今天要是敢這麼說,不用陸鳴反擊,都有一堆人噴死他。
看他支支吾吾說不出話,陸鳴追問道:“難道你的仁義隻能停留在嘴上,不能落實到行動中?”
兩人僵持之中,忽然有聲音傳來,
“富民侯,仁義當然是可以落實到行動中的。”
董仲舒開口了,歐陽生的愚蠢和迂腐都讓他難以忍受,再不開口,儒生們的臉都要被人丟儘了。
歐陽生鬆了一口氣,相較於董仲舒,他確實不善言辭,有董仲舒出馬,陸鳴今天好過不了。
“還請賜教。”
和歐陽生相比,董仲舒高了至少一個段位,不僅能務虛,更能務實,不至於讓自己幾句話給說的啞口無言。
陸鳴準備聆聽他的道理,看看董仲舒又能搞出什麼新花樣。
“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這就是儒家所說的義之所在。”
董仲舒先引用了論語中孔子的一段話,簡單來說,朝廷應該順應百姓的利益需求,通過政策引導使其自然獲益。
“倭人還不是大漢的民,孔子等先賢所說的利和義都用不到他們身上。”
歐陽生愣住了,怎麼好像不是來幫我的呢?
你一下子就把倭人排除出了民的範疇,豈不是意味著先賢們所說的仁義都不適合他們。
“從倭島開采金銀,受益者乃是大漢,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均可從中獲益,正符合孔子所說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儒家並非否定利的存在,而是強調以義統攝利,而天下百姓之利就是義,
於大漢百姓而言,此乃朝廷的仁政,符合仁義之道。”
我看出來了,原來你也和富民侯是一夥的,
歐陽生氣的渾身發抖,儒家內部有壞人啊,你怎麼能對富民侯的策略給出仁義的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