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認為不需要十萬騎兵出征。”
霍去病的話,立刻將桑弘羊拯救於苦海之中。
剛才還苦哈哈的桑弘羊頓時來了精神,雙眼放光的看著霍去病。
冠軍侯,快用你高超的軍事天賦說服陛下吧,打漠北匈奴何須十萬騎兵。
“去病,你來說說,為何不需要十萬騎兵。”
劉徹眼中全是欣賞,沒有絲毫被人反駁的不爽。他就喜歡霍去病這種信心滿滿,一往無前的態度。
“陛下,大漢將士如今的戰力與以往相比已經大幅增強。
麵對匈奴,以一當五隻是基本操作,以一當十才是大漢精銳的戰鬥力。
如果要深入漠北,如何找到伊稚斜的主力才是最大的問題。
其次才是大軍的補給問題,越深入漠北,補給就越困難。
大軍人數越多,對補給的壓力也就越大。
在戰力已經足夠的情況下,增加大軍人數隻會增加補給困難,從而影響大軍的安全與穩定。”
聽著霍去病的想法,劉徹和衛青頻頻點頭,桑弘羊更是高興的就要跳起來了。
他太喜歡喜歡聽這個了,減少點人吧,後勤壓力太大,一旦糧道出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想要出征漠北,一個騎兵至少要配備兩匹戰馬,還要再配備一到兩名輔兵。
十萬騎兵就要至少二十萬匹戰馬,十萬輔兵,這還不算普通的民夫,國庫受不了的。
“去病說的確實有道理,仲卿你怎麼看?”
衛青拱手道:“陛下,臣認為五萬騎兵配合火器部隊,足以應對與漠北匈奴的任何戰爭。
與此同時,應派遣兵馬注意漠南匈奴的動向,防人之心不可無。”
衛青很清楚雙方之間的戰力對比,哪怕漠北匈奴把騎兵三件套的馬鞍、馬鐙和馬蹄鐵都學去,對他們的戰力也不會有太多提升。
匈奴人的打法和裝備水平限製了騎兵三件套對他們的提升空間。
他們沒有多少堅固的鐵甲,沒有多少鋒利堅固的長兵器,大漢騎兵殺傷力最大的突騎戰術並不適合他們。
哪怕匈奴人想改變以騎射為主的打法,鐵器產量也牢牢的限製著他們。
衛青出征更講究穩妥,連他都說五萬騎兵足矣,那就應該是足夠了。
劉徹心中有了底,看來真的不需要十萬騎兵,能省下不少錢。
“陸鳴,漠南匈奴那邊,你認為該如何應對?”
要是大漢主力與漠北匈奴戰鬥之時,漠南匈奴突然反水的話,確實有些危險。
“陛下,除了敲打和防備之外,眼下還有新的牽製手段。”
劉徹幾人頓時來了精神,新的牽製手段是什麼?
“我之前曾安排蜀地的卓家種植和搜集茶葉,昨天卓家派人來彙報情況。五十車茶葉即將抵達長安,我打算讓漠南匈奴的人體會一下茶葉的好處。”
茶葉在大漢並不流行,隻在巴蜀等地區小範圍有人飲用。人們飲用的茶葉也以野生的為主,人工種植的比較罕見,產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