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險城並不太大,但依地勢而建,易守難攻。
不然曆史上楊仆二人也不會幾個月都攻不下來。
朝鮮朝堂上下都對王險城的防禦能力很有信心。
漢朝人可以將城池圍困起來,斷絕內外聯係,逼迫城內的人投降。
但是想要直接攻破城池卻是千難萬難,城內會很安全。
如今,他們的信心被打破了。
“韓陰,路人,你們快去安排人手救火,張將軍,你帶人去維持城中秩序,避免生亂。”
回過神來,衛右渠立即做出應對。
他們都被嚇成了這個樣子,城中其他人的反應可想而知。
不控製好秩序,城中必將大亂。
走出王宮大殿,張続忽然叫住韓陰,把他帶到一處僻靜之地。
“左丞相,你還打算堅守到底,為大王和朝鮮陪葬麼?”
韓陰立刻看向左右,見無人注意才放下心來。
“張將軍是準備投降漢朝人麼,你就不怕我去告訴大王?”
張続麵帶微笑,“你肯過來聽我說話,我就知道你不會告訴大王的。”
在這種時候去一個僻靜地方說話,想想也覺得不正常,但韓陰沒問什麼就跟他過來了,再加上他剛才流露出來的神情。
張続可以確定,他心中一定有想法。
“張將軍意圖如何?”
“大王直到現在才告訴我等匈奴援軍的事情,足以說明他並不信任我等。要不是他一意孤行,朝鮮又何至於遭逢美國之禍。
既然如此,我等為何不能另謀出路。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大漢才是這世間最好的選擇。”
韓陰站在原地,臉上表情變來變去,深吸一口氣後終於有了決定。
“張將軍,你和大漢有殺子之仇,就這麼算了麼?”
“你以為我出使的時候都乾什麼了?”
韓陰頓時怔住,緩緩開口道:“漢朝人真是好算計。”
兩人一陣低語,隨後各自離開,張続又找到了右丞相路人。
結果又是很順利,路人也同意投降,並且願意在宮中發動政變,用衛右渠父子作為給大漢的見麵禮。
張続感覺很奇怪,他回來之時,富民侯就告訴他,韓陰和路人很有可能願意投降,事實也正是如此。
富民侯從來沒有來過王險城,看韓陰兩人的樣子,他們也不認識富民侯。
所以,富民侯是怎麼知道這兩個人會願意投降呢?
……
北倉城。
衛青已經兵臨城下,相比於之前十一座又小又破的城池,北倉城才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座相對完整的城池。
“大將軍,朝鮮人在向北倉城增兵。”
合騎侯公孫敖,作為衛青的老搭檔,這次依然和他一起出征。
“看來,他們是想在這裡拖住我們。”
衛青看著輿圖,以他的軍事眼光來看,此地確實適合匈奴人從後方搞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