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侯此舉功莫大焉。”
“對教化天下萬民來說,造紙之法功在千秋。”
……
眾多大臣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紙,尤其是便宜的紙,實在是太好了。
就算是孔臧,無論他多不喜歡科舉製度,對於陸鳴的眾多貢獻他也無法視而不見,更無法無視其價值。
這也是讓他感覺最無力的地方。
富民侯的功勞太大,名聲又太好。眾多利國利民的功勞加持下,他提出的東西,上至陛下,下至百姓都很容易接受。
而科舉製,怎麼看都對他自己沒什麼好處,偏偏他就提出來了。
“這隻是基礎款的紙張,以便宜實用為主。以後會有品相更好的紙張出現,用於書寫和繪畫。”
書法還沒有成為單獨的藝術門類,陸鳴準備推動一下書法藝術的發展,順便再給自己增加一個頭銜。
其他人並沒有在意,相比於推廣教化和減少成本外,其他的作用都沒有太大吸引力。
“聽說富民侯曾在軍中教授將士們學習之法,想必他們都會因此考出好成績。”
孔臧看似誇讚,實則想要捧殺。
題目他都看過,尤其是算學題目,難度之大令人發指,彆說是軍中士卒,就是太學生們都未必能做出來。
想到這,他目光看向一旁。
倪寬在出題的時候煞費苦心,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答不上來,把《九章算術》中的題目改了又改。
考試中又沒有算籌,沒有幾個人能解答出來。
“多謝孔太常誇讚,將士們不僅作戰勇猛,做題的時候同樣賣力,我相信他們會考出好成績的。”
不管他有什麼言外之意,也不管倪寬對題目做了多少變化,陸鳴相信萬變不離其宗。
倪寬雖然努力的提高難度,但是他本身的數學水平也就那麼回事。
士卒們不會真的能解答出來吧?
看著陸鳴淡定的模樣,倪寬心中有些忐忑。
如果連這些題都能答上來,他以後也就不再反對士卒到各縣任職。
出於自己的驕傲,他沒有和汲黯了解什麼是數學。
共同出題的時候,又把《九章算術》的題目改了又改,連自己都覺得有些過分。
要是士卒們還能答上來,他完全不必再擔憂他們的水平。
“廷尉府出的題目涵蓋戶律、興律、捕律、雜律、盜律等內容,五千道題目都能掌握的話,可以稱之為明法者,當個嗇夫綽綽有餘。”
廷尉杜周非常有信心。
律法題目是他帶著廷尉府上下一起篩選出來的,堪稱基層小吏的履職秘籍。
現在就等考試完成出成績了,誰強誰弱,到時便知。
孔臧笑著道,“有些想要擔任吏員的人為了應對這次考試,耗費關係請人指導。
還請了一些太學生,以及此前在太學之中學習過的人。
他們不好推辭,隻能前去指導一二,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要是效果不好的話,看老夫不嚴格要求他們的學業。”
太學生,在大漢等於精英的代名詞。
文理學院雖然已經開辦,但其中的學生都是小孩,第一學府還是太學。
聽到竟然有人能請太學生去指導他們,看來這份關係不一般。
“有太學生指導,想必考出好成績不是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