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
“也不知道孔兄他們怎麼樣了,能不能駁斥富民侯的謬論。”
被遣散回來後,太學生們被禁足在太學,不得外出。
大門外就是把守的士兵,隻要不出門,他們在太學內還是自由的。
“陛下竟然連永世不得錄用為官的話都能說出來,我看陛下是準備偏幫富民侯了。”
永世不得為官的殺傷力太大,太學生們耿耿於懷。
他們一路被舉薦到太學之中,不就是為了以後踏入仕途麼,要是永世不得為官,那還有什麼意思。
“諸君放心,咱們選拔出來的五十人都是你我之中最為能言善辯的,朝中還有孔太常等儒門弟子。
富民侯就是渾身都是嘴也說不過他們。”
大部分太學生本就是各地英傑,學問才華全都不俗,才有機會被舉薦到太學之中。
就是那些靠著各種關係走後門進來的,也不是一般百姓可比。
在這個時代,能讀書識字就已經勝過了大部分人。
很多人更是家世背景都不錯,又是心高氣傲的年紀,怎麼會輕易認輸。
雷雨到來的時候,他們忽然想到了富民侯所說的合適天氣。
“今天應該是合適天氣了吧,富民侯要是還不能引下天雷,看他還能怎麼說。”
“要是引不下天雷,神明台此前遭遇的雷擊就是上天示警,示警陛下不要讓其他雜學在朝堂上傳播。”
有人指著遠方的天空,聲音斷斷續續,“你們看,那個…方向是…是不是神明台那裡。”
眾人抬眼望去,遠方的天空上電閃雷鳴,一道道閃電落下。
“好像…真的是神明台方向。”
“不一定吧,不一定是神明台。”
如果真的是神明台方向,這場雷擊意味著什麼,他們心中都清楚。
一個能引下天雷的人,對天下百姓來說,比孔孟之道更有吸引力。他傳播的學問,會有無數人求著學習。
雨過天晴後,孔武等人終於返回了太學。
“孔兄,勝負如何?”
“神明台遭遇雷擊沒有?”
他們太想知道答案了,把孔武等人圍在中間,急切的問著各種問題。
問著問著,他們發現孔武等人臉色不對。
“難道陛下真的偏幫富民侯麼?”
在一句句追問中,孔武等人講述了今日的經曆。
當聽到富民侯心中的讀書人標準的時候,太學生們全都呆在當場。
一股來自靈魂深處的震撼席卷全身,讓他們久久回不過神。
短短的四句話,深深刻印在他們腦海之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不斷有人低聲重複這四句話,越是重複,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強烈。
什麼人才能有如此抱負,什麼人才能配得上讀書人這個稱號。
捫心自問,他們覺得自己不夠資格。
“我們……輸了……”
不知是誰,輕輕吐出這句話,現場六百多人,竟沒有一個出言反駁。
“但大漢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