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都被氣笑了。
你無恥的樣子,和老夫年輕之時頗有幾分神似。
“你有準備吧,總不至於給科舉留下這麼大的漏洞。”
直覺上,董仲舒就是覺得陸鳴會有辦法,不然不會把科舉製提出來。
孔安國臉上也滿是期待,他不擅長處理這些事,想不到解決的辦法。
“這個嘛…”
陸鳴略一沉吟,還是提前把糊名法和謄錄法等辦法告訴了兩人。
“這回放心了吧,有配套措施的,過兩日就會在朝會上宣布。”
董仲舒和孔安國這回都放心了,有這些措施在,他們擔心的問題可以解決絕大部分。
“此法聽起來如此簡單,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董仲舒覺得自己老了,問題和解決辦法之間就隔了一張紙,可他就是捅不破。
能看到姓名信息,那把信息糊上不就好了,能認出筆跡,那就換人謄抄一遍不就好了。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要不是陸鳴點破此事,不知道什麼時候大漢才能拿出這些辦法。
“還是董公說的對,有問題就該來找富民侯。”
孔安國撫著胡須,他就應該早點來的,省的這些天一直苦惱此事。
“人情往來,實在難以理清。
哪怕拒絕了彆人,真看到試卷上的名字時,老夫也不敢保證能能一視同仁。”
兩人滿意而去,再看到那些上門攀關係的人,
過了兩日,上朝的時候,陸鳴當眾公開了相應措施。
“糊名法,就是把答卷上考生的姓名和籍貫等信息蓋住,謄錄法就是讓專人把考生的答卷重新抄錄一番。
兩種手段結合,考官們無法通過答卷上的信息和筆跡辨認出考生身份。
從而保證科舉考試的公平與公正。”
說完後,陸鳴就感覺有數道不滿的目光看向自己。
好吧,看來自己又壞了某些人的好事。
陸鳴也不在意,畢竟早就習慣了。
一群想要考試舞弊的家夥,臭不要臉的怪罪自己維護了考試公平?
“陛下,要是謄錄之時出現差錯可怎麼辦,豈不是影響了考生的成績。”
彰武侯竇桑林挑出了問題。
捫心自問,他想不出糊名法與謄錄法這樣維持公平的辦法。
但是讓他挑毛病的話,那就容易很多了。
“謄錄之人的學識水平難以保證,要是因為他們的問題,讓考生原本精彩的作答難以完整呈現在考官麵前,豈不是大為可惜。”
他的話,頓時引起一眾大臣的認同。
“是啊陛下,謄錄法看似巧妙,但是風險有些大。
兩位主考官和諸多閱卷官都是正人君子,何必以有缺陷的辦法來防備他們呢?”
劉徹聽了一會,這些人還真是會說。
“富民侯,你認為呢,謄錄法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竇桑林等人看向陸鳴,你總不能這麼快就想到應對辦法吧。
“陛下,此乃小事一樁,很好解決。
考生的試卷用尋常墨筆書寫,謄錄的試卷由朱砂紅筆書寫。
設置對讀官,一人誦讀謄錄後的試卷,一人拿著糊名後的原版試卷進行核對即可。”
竇桑林等人有些尷尬,剛才還被他們說的很嚴重的問題,陸鳴幾句話就給解決了。
最讓他們無奈的是,都這時候了,陸鳴還沒忘記要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