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侯已經去了?
朝堂官員這才知曉,為何這段時間富民侯沒來上朝。
還以為他又找理由偷懶了呢。
劉徹的態度也表達的很清楚,朕不是在和你們商量,而是通知。
他可以在陸鳴出發之前宣布這個消息,經過商討後力排眾議,然後再派遣陸鳴前去試點。
但是他沒有。
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告訴天下人,他的決定有多麼堅決,不容動搖。
“如此大事,朕自然會謹慎推行。
但是現在,朕隻想問問你們,儒家獨尊朝堂,攤算入畝是否符合儒家對仁政的要求。
孔太常,你說呢?”
“自然是符合的。”
孔臧的眼神清澈了許多。
劉徹又點了幾個人的名字,孔安國、董仲舒、張湯…
不管是不是儒家的,都要回答這個問題。
“既然都知道是仁政,那就要堅持施行下去。哪怕有所波折,也不能因噎廢食。”
劉徹用最直白的語言告訴所有人,哪怕試點地區出了問題,攤算入畝也會繼續搞下去。
第二天,富民侯到南越九郡,試點攤算入畝的消息就傳了出來。
報紙上,白紙黑字,大張旗鼓的寫了出來,要傳遍天下。
……
交趾郡,贏縣。
“首先要做的,是丈量清楚各家有多少田地。
一切以田地為基礎,田地數量不準確,稅收分派就不會準確。”
官署之中,陸鳴召集交趾郡大小官員宣布攤算入畝的詔令。
丈量田地是第一件事,也是所有事情的基礎。
“所有人家的田地都要丈量麼?”
楊郡丞小聲問道,眼神還在周圍官員身上掃了一圈。
其他官員聞言,全都看向陸鳴,等著他的回答。
陸鳴手指義縱,“就是他的田地也要丈量。”
接著又指向自己,“要是我在這買地了,也要丈量清楚。
要是有人覺得他比我的身份更高,權勢更大,你們來告訴我,我親自帶人去丈量。”
簡單明了,在坐的官員都明白了,朝廷在這件事情上的力度和決心不容質疑。
“富民侯,按照大漢法度,六百石以上的官員,以及五大夫級彆之上的爵位都可以不繳納田稅和算賦。
要是丈量他們的田地,是否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又一位官員提出疑問。
名義上是在問享受免稅待遇的權貴們的田地問題,實際上陸鳴清楚,他們也不想丈量自家的田地。
丈量他們自己的田地,有可能發現有瞞報情況。
丈量權貴的田地,有可能得罪權貴,左右都不是好事。
“所有人的田地都需要丈量,也都是有必要的。
要是不把太守的田地丈量清楚,有人為了逃避賦稅,把自己田地登記在太守名下該如何?”
清朝推行攤丁入畝的時候,地主階級最普遍的應對手段就是“詭寄”和“分花”。
所謂“詭寄”,也就是虛假登記,把自己名下的田地登記到享有免稅特權的人名下。
所謂“分花”,也就是分散登記,把自己名下的田地分彆登記到多個親戚,佃戶,甚至是已故之人的名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