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漢的諸侯王,是劉氏宗親,
不知道你說的會稽郡是怎麼回事,不知道你說的一千多人是什麼情況,更不知道你說的四百萬是什麼。
你要是敢誣告本王,小心主父偃就是你的下場。”
主父偃不止提出了推恩令,還曾負責處理諸侯國相關事務。
他查處諸侯王的眾多不法行為,導致燕王和齊王先後畏罪自殺。
諸多諸侯王聯合起來,哭訴主父偃利用手中權力苛待劉氏宗親。
又揭發主父偃收受賄賂,最終導致主父偃被殺。
眼見自己的罪行被人揭發,劉賢想要故技重施,以主父偃的下場威脅陸鳴。
陸鳴像是聽到了笑話一樣,
“你知道你是怎麼暴露的麼?
當初要是害怕,我就不會管這個事情,既然管了,我就不怕。
主父偃死前,燕王和齊王都已經先他一步而死。
你要不要也學他們,畏罪自儘而亡。
其他諸侯王可以用你的死做文章,說不定就能讓我成為下一個主父偃呢。”
陸鳴笑了笑,“你要是有信心,儘管去做,我等著你畏罪自儘的消息。”
沒再給他任何一個眼神,陸鳴帶著人轉身離去。
想扳倒他,那得先有諸侯王舍得自己那條命。
就算他們舍得自己的命,陸鳴也不是主父偃。
……
長安城,未央宮。
陸鳴和霍去病還沒有回到長安,他們的奏折就已經先一步到達。
劉徹將奏折重重甩在桌案上。
“人心不足,真是人心不足。
他身為諸侯王,已經是世間最富貴的一群人,竟然還敢做如此喪儘天良的事情。
他就那麼缺錢麼,他需要那麼多錢做什麼?”
劉徹忽然轉頭看向杜周。
“廷尉,你說膠東王需要這麼多錢做什麼?”
“臣不敢妄加猜測,若是陛下有命,臣願意親自前往膠東國查處膠東王的不法行為。”
杜周不想參與諸侯王的事情,但是當他被召到未央宮,看到那份奏折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無法置身事外。
翌日,早朝。
“宗正,有人檢舉膠東王劉賢掠賣人口。
朕派遣富民侯進行查證,如今已經坐實,膠東王確實犯下如此罪行。
你和廷尉共同辦理此案。”
話音落下,大殿中的氣氛頓時有些凝固。
膠東國不是剛發生水災麼,怎麼又和掠賣人口扯上了關係?
陛下派冠軍侯去賑災,難道是為了借機查案麼?
富民侯又是怎麼回事,他不是在推行攤算入畝麼,怎麼會去查證膠東王的事情?
一連串的疑問,讓大臣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劉徹命人把陸鳴的奏折讀了出來,大臣們這才明白。
為了掩蓋罪行,膠東王竟然把人賣到了千裡之外的會稽郡,而且還是在偏僻的礦場。
三千餘人,足足三千餘人。
多麼喪心病狂的人才能做出這種事情。
膠東王,朝廷派去的國相,烏傷縣令,他們勾結在一起,犯下如此大案。
“陛下,此事駭人聽聞,一定要嚴懲相關案犯。
否則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安民心。”
汲黯噴的口水飛濺,如此敗類,值得他全力一噴。
“陛下,事關重大,還請派遣宗正和廷尉共同查辦此案。”
陸鳴到達前,宗正和廷尉已經出發前往膠東國查辦膠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