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真何在,陛下有詔令在此。”
陸鳴不在,具體事務都由田真處理,詔令也直接發到他手上。
“附屬學院?”
看完詔令內容,田真心中大喜。
“看到沒,陛下的詔令要設立科學院附屬學院,培養理工類人才,我科學一道注定要大興。”
田真有個夢想,想要讓更多人學習科學,讓科學院的成果造福整個大漢。
但科舉興起後,他的夢想遇到了挫折。
但凡想要光宗耀祖,又具備一定學識的人,第一選擇都是科舉,科學院最多也就是個第二選擇。
“陛下英明,隻要待遇給的足,總會有聰明人會投入到科學的懷抱,耐住寂寞搞研究。”
科學院設立附屬學院,提高理工類人才的消息不脛而走。
參與科舉的士子們知道後對此有些不滿。
“我等苦讀多年,才能有機會踏入仕途,尚且要與天下英傑比拚,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
能不能當官,當多大的官,還要看後續造化。
一群研究理工類學問的人,憑什麼也能獲得朝廷額外的優待。”
參與科舉者,往往將自己視為官員的備選者,自視甚高,難以接受所謂的理工類人才也能獲得朝廷的優厚待遇。
“什麼叫理工類人才,工不會是指那些工匠吧?”
“看朝廷的詔書,技藝頂級的工匠也在理工類範圍之內,說是分為一到八級工匠,八級工匠待遇可比科學院的教授。”
這個解釋一出,他們的不滿更加嚴重。
教授級待遇,豈不是和千石級高官一樣,匠人們憑什麼能享有如此待遇?
彆管是八級匠人還是一級匠人,隻要是匠人,就該老老實實的當匠人,待遇竟然堪比千石高官,豈不是倒反天罡。
他們不滿,但科學院中很多匠人卻很高興。
不隻是科學院中,包括少府和火器監內的匠人都在評選範圍之內。
一到八級匠人,各有標準。
一到三級沒有額外待遇,從四級開始有一百石待遇能,評上六級,就能有五百石級彆的待遇,七級有八百石,八級有一千石。
科學院聯合少府和火器監,對所有匠人進行技術水平鑒定。
為了避免級彆含金量不足,各行業現有最高水平的匠人被限定為六級匠人,也就是說,無論這個匠人有多強,他也隻能是六級。
在此基礎上,能有一定理論總結的才會被評價為七級匠人。
有突出貢獻的,才有機會被評為八級匠人,享受千石級待遇。
要是某個行業被認為技術含量不足,該行業水平最高的匠人也無法被評價為六級。
即便如此,五百石級彆的待遇已經足夠有吸引力。
……
皇家印刷廠。
“老楊,你是廠裡水平最高的刻版匠,你準備一下,朝廷會安排數次比試,你要是能勝出的話,可能就是印刷廠第一個六級匠人。
五百石級彆的待遇,比我這個管事都高得多,你好好準備一下。”
如此的場景,在官方所掌控的各個行業中廣泛上演。
光是印刷廠,就有刻版匠,寫工,印工,裝幀匠等工種,而刻版匠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工種。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