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舍,大漢的官方招待所。
為朝廷征召的賢良之才免費提供住宿和食物。
瑕丘江公,瑕丘是地名,他並不是長安人。
他千裡迢迢來到長安,為太子授課,自然要公費安排食宿。
“嘶…”
江公有些腿疼,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像是被人拿棍子打了似的,很不可思議。
“老師,你怎麼了?”
榮廣麵露擔憂,老師年紀大了,身體容易出問題。
作為江公最得意的弟子,他一路跟隨老師來到長安,負責照料飲食起居。
“沒什麼,年紀大了,一身的毛病。”
江公搖搖頭,真是莫名其妙的感覺。
“為師今日有些著急,說錯話了。”
江公把他和劉據間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讓自己的弟子一起參詳參詳。
榮廣才思敏捷,應變極快,遇到事情總能迅速做出應對。
當初在劉徹麵前辯論失敗後,他深感自己的辯才不如董仲舒,精挑細選下,收了榮廣為學生,打算以後扳回一局。
“老師,你確實有些著急了。
讓有心人聽見,恐怕會認為老師有挑撥陛下父子親情的嫌疑。”
誰是有心人?
自然是除了自己老師之外的所有人。
榮廣也是有些頭大,自家老師不善言辭,又對匠人和理工科的事情非常不滿,一時沒忍住就闖禍了。
“唉,陛下給匠人五百石的俸祿,以後天下人不思教化,都去給匠人當學徒該怎麼辦
此事不合禮法,有悖正統。
老夫讀聖賢書,自然要規勸君王。
陛下既然不聽勸說,卻又讓我教導太子,老夫自然要勸導太子合乎禮法。”
如果說,公羊學是激進的,穀梁學就是保守的。
公羊學是強調變革的,穀梁學就是強調遵守既定狀況的。
相比之下,公羊學派的人更能接受大漢的種種變化,包括提高匠人待遇,以及發展理工類學科。
而穀梁學派,更像是種種變革的絆腳石。
“老師放心,以老師的聲望和年紀,陛下也不會多說什麼,隻是以後還請老師多加注意。
我穀梁學派如今勢弱,太子比陛下更能接受穀梁學說,老師不要操之過急。”
對於劉徹,穀梁學派基本已經是放棄狀態。
這位帝王與穀梁學派天生不合,執政風格大刀闊斧。不僅將治國之學從黃老改為儒家,如今又加入科學。
要大力發展理工類學科,提高匠人地位。
穀梁學派保守穩健,入不了他的眼界。
“陛下如今已過不惑之年,太子繼位的日子越來越近,我穀梁學派終將迎來複興。
老師如今隻需要維持好與太子的關係即可,萬萬不能再說出類似言語。”
漢高祖劉邦,六十二歲,惠帝劉盈二十三歲,文帝劉恒四十六歲,景帝劉啟四十八歲。
劉家的皇帝,沒有長壽的。
在榮廣看來,當今天子已經進入生命的倒計時,很可能和文景二帝一樣,四十多歲的年紀就駕崩。
劉據上位後,按照他寬厚的性格,朝堂會更適合他們穀梁學派的發展。
劉徹:愚蠢的人類,不知道朕能活多久吧。
……
“陛下,臣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