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台?那是什麼地方?”孫藝珍不明白。
“算是村子裡能表演節目的地方吧”
張元也不好怎麼解釋,這個戲台一年也用不了幾回,除了在上麵唱戲,有時候村裡開大會也在這裡,放露天電影也在這裡,反正功能還是挺多的。
這座戲台據說年代挺久的,具體是什麼年代建的,已經不可考據。
聽村裡的老人說,這個戲台可以追溯到明宣德年間,原先戲台外麵還有個記錄修建年間的石碑,後來遺失了,就再沒有見過那個碑。
來到戲台附近,遠遠看了第一眼,張元心裡就踏實不少,看來村裡還是有懂的人,沒有對戲台整體進行大修,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修繕。
現在這座古戲台的外觀煥然一新,卻巧妙地保留了往昔的韻味。
兩人走近觀看,飛簷翹角依舊靈動飛揚,好似展翅欲飛的鳥兒,簷角上的木雕精美絕倫,曆經歲月洗禮後,如今在翻新的映襯下愈發清晰生動。
那些雕刻的各式人物、花卉、瑞獸,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戲台的主體建築是典型的木質結構,新刷的桐油讓它們看起來油亮光滑,既保護了木材,又增添了幾分古樸的質感。
張元都從沒有見過這個戲台這麼漂亮過,在他之前的記憶中,這個戲台總是灰蒙蒙的,好像隨時要塌掉的樣子,現在看來可比以前漂亮多了。
戲台的台基由大塊的青石砌成,石頭表麵的紋理縱橫交錯,記錄著過去無數次演出的熱鬨場景,儘管經過翻修,石頭上的斑駁痕跡依然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走進戲台內部,空間開闊而明亮,天花板上繪製著精美的彩畫也露出來了,描繪的是傳統戲曲中的經典場景。
“這地方真美,感覺好像是個文物古跡似的”孫藝珍說道
“也算是吧,這個建築距今應該有五六百年了吧”
“五六百年的曆史?那肯定是古代建築了,怎麼沒有一個保護,我們就這樣走進來了?”
麵對孫藝珍的驚訝,張元笑道:“不然呢?這地方保護起來了,我們還怎麼用?說不定過段時間,這裡就要開場唱戲了”
戲台修好了,張元估計在正月裡,村裡可能會請戲班來這裡唱戲。
“你們真奢侈~”孫藝珍四處打量著這座古香古色的建築,不由的小聲說道。
張元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在周圍的很多村子裡,大部分都有戲台,按建築年代來說,可能都能被稱作文物,隻不過這種戲台比較多,所以就沒有人注意這事了。
在戲台大廳的一角,張元看到了那個新刻的石碑,在刻有捐款人的地方,第一個和第二個就是張元父子的名字。
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刻在這塊石碑上,張元覺得這錢沒有白花,值了。
“藝珍,過來看看,認識這兩個字麼?”
“當然認識了,這不就是你的名字麼?這上麵怎麼會有你的名字?”孫藝珍好奇的撫摸著碑上的字跡。
“這上麵刻的是出資修繕這個戲台的人的名字,我排第二個,第一個是我爸”
“真好,要是我早知道的話,我也要捐款,這樣我的名字也會被永久保留在這裡了”
孫藝珍很羨慕有這樣的機會,在她看來,花這點錢,能碑上有名,太值了。
喜歡娛樂:混在娛樂圈邊緣的日常請大家收藏:()娛樂:混在娛樂圈邊緣的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