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笠祭在開始之前,組織活動的人,還有一段舞蹈教學的時間。
舞步很簡單,但張元不願意學這種鬼裡鬼氣的舞蹈,他隻對穿和服的美女們感興趣。
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說是和服後麵的小枕頭,是為了促進生育,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在主持人的一番嘮叨之後,活動終於開始了。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花笠音頭,一群穿著特色服裝的女人們,合著大鼓的節奏,一邊喊著“呀笑、嗎喀笑”,一邊在市中心街道開始行走起舞。
據小田美嘉介紹,這個音樂是代表山形縣的民謠之一,又稱『花笠舞歌』,從古一直流傳至今。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這個音樂是山形縣村山地區在加固土地勞動時唱的『打夯歌』,是『花笠音頭』的起源,始於1930年左右。
號子中的“呀笑、嗎喀笑”是為突出歌詞、調整節奏、協韻而加進的虛詞,沒有特殊意義。
後來加的歌詞,是第一屆舉辦時公開征集的新歌詞。
張元不管這歌詞是什麼意思,對他沒有任何意義。
他的目光隻在遊行隊伍中掃視,除了個彆人能讓他目光停留一下外,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尋找蒼井幽,都過去好幾支隊伍了,他還是沒有看到那個人影。
“我們往前麵擠擠吧,這樣看的清楚!”
張元要往前麵擠,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稍微一用力就擠到了前麵。
這讓跟在後麵的小田美嘉有點尷尬,不過還是挺爽的,前麵的人紛紛讓路。
小田美嘉作為導遊,對這個節日還是比較了解的,不管張元聽不聽,反正她都在介紹她所知道的,因為這才是她的正常工作,而不是做翻譯。
“正統花笠舞,也就是女舞,表達的是山形縣“母親河”最上川的清爽微風和稻穗的搖曳。
男舞表達的是藏王連峰的黎明,以及對大地、對自然恩惠的感激之情”
張元對這個男舞表示懷疑,明明這都是女士麼,穿了身黑衣服,頭上裹了個紅繩就是男舞了?
不過無所謂,他的目的並不在這裡。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一隊又一隊的隊伍如流水般從張元眼前走過。
張元焦急地掃視著每一個經過的人,他怕錯過那個熟悉的身影。
終於,在一片喧囂和嘈雜中,張元的目光被一個身影牢牢吸引住了。
那是蒼井幽,她身著一襲粉色帶花瓣的和服,如同春天裡盛開的櫻花一般嬌豔欲滴。
蒼井幽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她的步伐輕盈而優雅,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雲端上。
她的笑容甜美如蜜,仿佛能融化周圍的一切,她那可愛的舞蹈動作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如同一群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兩旁的觀眾們也被蒼井幽的美麗和魅力所吸引,不少觀眾發出了驚歎聲和歡呼聲,為她的表演喝彩。
“小幽~”張元大喊了一聲。
雖然環境很嘈雜,可蒼井幽還是聽到了張元的呼喊,她一轉頭就看到了在一旁揮手的張元。
蒼井幽朝張元揮了揮手中的花笠,臉上的笑容更加的甜蜜了。
打過招呼後,蒼井幽跟著隊伍繼續前進,張元則是退出了人群,在一側的道路上跟著隊伍前進。
“她這個什麼時候能結束?”張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