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如今的人口,大約有八百多萬。
安國人口最多的時候,已經突破千萬了,不過這幾年,呂布遷移了不少人口去夏國和華國,所以,人口反而是減少了許多。
夏國那邊的人口,現在倒是最多的,有接近一千兩百萬了,大部分是呂布遷移過去的,小部分是袁術遷移過去的。
華國那邊,現在的人口大約有六百來萬,不包括呂布遷移到到昭州和昌州的人口。
這些人口,在各個諸侯國裡,算是多的了,要填充現有的領土,勉強也算夠了。
但是,如果占領了新的領土,那就真的沒有多少人口可以去填充了。
昭州和昌州那邊,呂布也隻是分彆給了五十萬的人口,不是呂布不想多給,是真的拿不出多少人口了。
昭州那邊,論麵積,都不比整個中原小了,中原的人口接近五千萬,昭州那邊隻有五十萬,那肯定是不夠的。
即使是昌州,麵積要小許多,五十萬人口撒下去,那都是冒不起幾個水泡的。
安國北邊廣袤的區域,呂布也想了好多年了,一直沒有占領下來,說到底,還是人口不足,找不到足夠的百姓去那裡生活定居,占領下來了,也是沒有意義。
“安國這幾年,有不少百姓,去了夏國和華國,他們是寧願漂洋過海,去南方生活,也不願意去更近的北邊生活啊。蠻荒郡那邊,這麼多年了,基本上都是蠻人和胡人在那邊生活,就沒幾個漢人百姓願意去那邊生活,彆說是更北邊的區域了。”荀彧歎道。
“北邊那片領土,我們是一定要占下來的。如果我們不占下來,有胡人部族在那繁衍生息、發展壯大了,那就會對我們後世子孫造成威脅,到了那時候,後世子孫們可是會罵我們的。”呂布說道。
“雖然我們每年都有派遣軍團,去北邊區域巡邏,掃蕩那裡的胡人部族,不過,這些年,將士們也偷懶了,都是沿著固定的線路巡邏,這樣子,很容易讓那些胡人部族鑽了空子,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裡,偷偷地生存下來。”朱儁說道。
“那就需要加大獎勵的力度了,讓那些軍團帶著製圖師去,要是能發現新的區域,在堪輿圖上標注出來了,就給獎勵,我們要鼓勵他們去發現新的區域。”呂布說道。
“這個可行,學院裡的軍事專業課程,都有教怎麼製作堪輿圖,讓那些學生跟著軍團去巡邏。”皇甫嵩說道。
皇甫嵩和朱儁都是百工學院軍事專業的榮譽教授,定時會到學院裡開課,傳授一些軍事技能。
“就當成畢業任務,下發給那些學生吧,完不成任務的,不許畢業。”朱儁跟著說道。
“那我們什麼時候,能把那些土地占領下來啊?我們現在都老了,再過幾年,我們可就提不動刀了。”皇甫嵩歎道。
皇甫嵩和朱儁都是比呂布、荀彧等人要早一個時代的人物了,呂布這時候都五十出頭了,皇甫嵩和朱儁這時候,也都是奔著七十去的人了。
呂布也是歎了一口氣,讓呂布派個十萬、二十萬,甚至是更多的軍隊,把北邊的那些土地都掃蕩一遍,呂布能做到。
但是,讓呂布遷移個幾百萬的百姓,去那裡定居生活,呂布是真的辦不到啊。
百姓們也不傻,即使是想遷移,離開故土,去彆的地方生活,那也是往更好的地方去,炎國、泰國、夏國,哪個不是宜居之地啊,至不濟,也可以去華國,又有誰願意去環境惡劣的北方生活呢。
呂布這些年,順利地從安國遷移了兩百多萬的人口,去了夏國和華國,那是因為百姓們願意,安國在百姓們眼裡,都已經是屬於天寒地凍的蠻荒之地了,至於安國的更北邊,那就更不是人能待的地方了。
“還是得想個法子,讓將士們、百姓們自願的去北邊開拓,在那裡定居生活啊。”朱儁說道。
“你有法子?”呂布問道。
“我能有什麼法子,我要是有法子,我早就使出來了,何至於在這裡發愁。”朱儁自嘲地笑道。
“我有個法子,不過,我也不確定,我這個法子,是對的,還是錯的。”許久沒說話的賈詡,突然說道。
“說來聽聽,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們再討論一下嘛。”呂布很好奇,賈詡有什麼法子。
“允許民間人士組成開拓團,去北邊開拓土地,誰開拓的土地,就是誰的,他們能開拓一村之地,就能占有一村之地,能開拓一縣之地,就能占有一縣之地,能開拓一州之地,成立一個諸侯國,那也算他們有本事。”賈詡說道。
“民間人士?那些民間人士?誰想去,都可以嗎?”呂布問道。
“那當然不行,誰都可以去的話,那不就亂套了。參照安國商團成立的條件,隻有百夫長級彆以上的退役將官,才能申請成立開拓團。”賈詡回答道。
在安國,誰都能成立一個商團,把安國的貨物販賣到各地,但是,隻有百夫長級彆以上的退役將官,成立的商團,才能享受安國的各種優惠政策,能用最便宜的價錢,采購到更多的貨物,還能采購一些受限的貨物,這些受限的貨物,普通商團是采購不到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就這麼來,誰都能成立開拓團,但是,隻有安國官方批準的開拓團,才能享受安國官方的支持,他們占領下來的土地,才能得到安國官方的承認。其餘的開拓團,能占領多少土地,能不能守得住,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荀彧說道。
“我們能給什麼支持?”朱儁問道。
“我們可以給他們一筆貸款,算是他們的啟動資金,他們可以去購買兵器、盔甲、戰馬,這對他們出去開拓土地,還是很有幫助的。”荀彧說道。
“這麼一來的話,會有許多人,組成一個小團體,然後衝到北邊去,跑馬圈地。可是,他們沒有資源,也沒有人口,即使占領了土地,也沒辦法進行生產經營,又有什麼意義?”呂布不解地問道。
“堅持不下去的人,自然是會回來的,回來的人,就相當於放棄了他開拓的土地。能堅持下去的人,自然是有辦法經營他們開拓的土地。”賈詡回答道。
“我總覺得不靠譜,有很多漏洞可以鑽的感覺。那些人,出去試試水,不行了就回來,什麼也不虧。我們呢,給他們了貸款,到最後,估計連本錢都收不回來。”呂布說道。
“我和文和會做一個詳細的計劃,儘量把我們能想到的漏洞堵上。後續發現的各種漏洞,我們也會慢慢地完善,把漏洞堵上。”荀彧說道。
“你們都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呂布向大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