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即將拉開帷幕。雙方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而殊不知,這不過是一場針對隴南兵丁的一個陰謀,一個朱三想要輕易拿下隴南一半地盤的計劃。
禮縣的楊開在接到孟寬的信件以後,眉頭緊緊皺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舒展開來。他沉默地坐在那裡,思考著應對之策。最後,他決定將城中巡防隊的隊長叫來。
隊長很快來到了楊開麵前,行了一個標準的禮後,等待楊開下達命令。楊開看著隊長,認真地說:“楊明,情況緊急,目前永興鎮正麵臨巨大的危機,如果不采取行動,等他們失敗,被攻破後,那我們也會受到牽連。”
楊明點點頭,表示明白楊開的意思。楊開接著說:“我們與永興鎮的命運緊密相連,可以說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因此,我們必須立刻前往永興鎮支援,不能坐視不理。”
隊長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縣令放心,屬下我明白了!”
楊開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說:“這樣吧,我意已決,你馬上召集整個城中的所有可戰之士,讓他們迅速準備,儘快出發。你們先去永興鎮,我隨後就到。”
隊長再次行禮,轉身離去。楊開則留在原地,繼續思考著後續的行動計劃。他知道,這次支援永興鎮的行動至關重要,關係到整個地區的安危。他必須全力以赴,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兩和縣的新縣令範隴接到孟寬的書信後,心情變得沉重起來。他皺著眉頭,久久未能舒展,仿佛心頭壓著一塊巨石。過了半晌,他才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這次支援還不知是福是禍呀!”如果他不派兵進行支援,等到永興鎮被攻破,那麼首當其衝受到威脅的將是禮縣,但對兩和縣的威脅相對較小。而且,如果軍隊留在兩和縣,他手中就會一直掌握著防禦力量,心中也會更有底氣。然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最終決定放棄支援。畢竟,他手中並沒有太多的兵丁可供派遣。於是,他回信給孟寬,表示自己無法提供兵力和糧草支援,並向他訴說自己的苦衷。如今,整個隴南地區都處於動蕩不安之中,隻有手中握有足夠的兵力,才能讓人心安。因此,他希望孟寬能夠理解並體諒他的處境。寫完信後,範隴感到內心輕鬆了一些,似乎放下了一個重擔。
兩日後,孟寬親自迎接了禮縣的軍隊,他站在城門口,一臉笑意地看著遠處整齊行進的軍隊,心裡暗暗點頭。這支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一看就是一支精銳之師。當他們抵達城門時,孟寬迎上去與將領寒暄一番後,便一同進城。與此同時,孟寬也收到了來自兩和縣的回信,他展開信件仔細閱讀著,眉頭漸漸皺起。原來,兩和縣的官員表示無法接受他提出的條件,無法派遣兵丁前來進行支援。孟寬不禁長歎一口氣:“唉!看來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啊!”他原本以為可以輕鬆攻占兩和縣,但現在看來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和手段才能實現目標。於是,孟寬決定給明礬寫信,將目前的狀況詳細告知對方,並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或建議。接下來,他隻能靜靜等待天水的回信。
第二天清晨,陽光明媚,孟寬站在城牆之上,遙望著遠方。突然,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正騎著馬朝永興鎮趕來。待來人走近,孟寬才看清他正是楊開。隻見楊開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走到孟寬麵前,哈哈大笑道:“孟將軍,彆來無恙啊!”孟寬也跟著笑起來:“楊縣令,你也是風采依舊啊!”兩人寒暄幾句之後,楊開又說道:“孟將軍,有您鎮守此地,我相信那可惡的敵軍一定不敢輕舉妄動。”孟寬自信滿滿地回答:“楊縣令請放心,隻要我在這裡,這永興鎮固若金湯,敵軍絕對攻不進來。”楊開聽後,滿意地點頭稱讚。隨後,孟寬邀請楊開共進晚宴。楊開欣然答應,兩人在晚宴上推杯換盞好不熱鬨。
晚宴過後,孟寬送楊開到房間休息。然而,當他看著楊開離開的背影時,眼中卻閃過一絲凶光。
回到府上後,孟寬才剛坐下,便見一個心腹匆匆跑來遞給他一封書信,並告訴他這封信是從天水來的。孟寬拆開信封一看,信中的內容令他不禁皺眉:“明日火槍為號,開始動手!”
孟寬看完信後,立刻將其燒毀,隨後喚來自己的心腹屬下,共計十餘個人。這些人皆是孟寬親自提拔起來的得力乾將,他們的忠誠度和能力都得到了孟寬的認可。
孟寬看著眾人,緩緩說道:“各位都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如今本將軍有事需要與各位一同協商。”眾人齊聲回應道:“一切聽憑將軍吩咐!”
孟寬點了點頭,繼續說:“自從孟老爺去世之後,隴南的局勢變得越來越混亂不堪。不知道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呢?”眾人相互對視一眼,但都沒有說話,氣氛顯得有些尷尬。
孟寬看著眾人的神情,心中明白他們肯定有所想法,隻是沒人敢於公開表明態度罷了。於是,他直截了當地問道:“本將軍認為整個隴南這艘大船似乎已經走到儘頭了。如今,本將軍想另尋出路,不知道諸位是否有人願意跟隨本將軍呢?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榮華富貴自然不會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