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得封美人,便向趙恒說起,想要去寺裡,去替她那死去多年的爹娘祈福。
趙恒若不是新即位,諸多雜事,他都想親自陪著劉美人前去。
這劉娥低調出宮,到得寺裡,法會的中途,坐在寺中庭院裡,有一個年輕的尼姑過來給她倒茶水。
她一眼便相中了那清秀的尼姑,當即要她還俗,入宮隨侍左右。
這尼姑姓李,父親曾是漢東郡王,她還年幼時,父親便離世了,從此家道中落,竟至於落發為尼。
趙恒即位不久,北遼得知趙炅駕崩,蕭太後覺得,這大宋新君初立,國內政局必然不穩,正是興兵伐宋的大好時機。
於是,蕭太後派大軍南下,侵犯大宋北方邊境,想要借助這天賜良機,一舉統一天下。
遼軍直逼保州一帶,趙恒派傅潛,張昭遠,奔赴北方戰場。
為了安定局勢,趙恒任命先帝時的名將曹彬為樞密使,統管整個大宋軍務。
其實,此次遼軍的突襲,不過是投石問路,想試探一下,新皇趙恒究竟對遼方麵,和他爹有什麼不同。
趙恒新立,朝中大臣,也多是太宗帝時的舊臣,其中有好些人,都主張求和。
“陛下,先帝在時,從雍熙北伐以後,就一直與遼和解。如今,陛下新登基,當首推與遼和解,求期北方安定。”
“陛下,以臣所見,可在北方邊地,增設榷場,遼國之所以發起戰爭,其實,不外乎想要從我大宋獲取些微利。”
“陛下,先帝時,派大臣前往遼國議和。以至於,多年以來,宋遼和睦共處,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因此,臣懇請陛下,派人前往遼議和,若能得和,則萬民之福啊。”
趙恒剛登大位,朝中大臣,竟然都是些軟骨頭,他心中自然是不爽。但迫於無奈,隻好派出何承矩為欽差大臣,前往遼國表達求和意圖。
哪曾想,何承矩到了遼國,說明求和來意。
耶律休哥卻是笑道,“想必大宋新皇,比他老子趙炅還要不堪,這還沒有與我大遼交過手,就已經先認慫了。哈哈哈。”
“太後,陛下,如今,我大遼已經屯兵於邊地,不如先打進汴京,把趙恒塞進大牢。這種時候,和他議什麼和呢。”
耶律斜軫笑著說道,“何大人,你且先回去,給你們那乳臭未乾的皇帝說說,我大遼需要的是所有疆土,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拱手將天下付與我大遼。”
何承矩在遼國碰了一鼻子灰,回來後,就給趙恒寫了一道奏章。
在那奏章當中,何承矩首先說了,這遼聖宗耶律隆緒狂傲無禮,遼國正積極地籌劃更大規模的攻宋計劃。
何承矩堅決反對在宋遼邊境,增設榷場。打開兩國的國門,所得微利,與自毀北方防禦相比起來,簡直就是因小失大之舉。
趙恒得知了消息,立馬宣布,撤除北方的榷場,並增派了北方邊地的駐軍。
至此,宋遼之間的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遼耶律休哥,親率數萬遼軍鐵騎,侵犯大宋定州,保州,情勢越益危險。
喜歡大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