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從頭至尾,看了那從慶州發來的戰報。
“陛下,捷報啊,楊文廣果真是我朝智勇雙全的悍將啊。”
聽到是捷報,趙曙緊皺的眉頭,很快舒展開來。
“愛卿,替朕念念。楊門忠烈,楊家子孫,精忠報國,為大宋江山社稷,披肝瀝膽,朕感動不已啊。”
歐陽修便把那奏章,抑揚頓挫地讀出來。
趙曙說道,“文廣之智勇,與其先祖令公,有得一拚啊。這就難怪,他能夠得到狄青的舉薦,我朝能有如此悍將,乃江山社稷之福啊。”
楊定北義救慶州,結果在死亡之穀,遭到了鄂厲龍的襲擊,楊定北戰死於穀裡。
楊文廣得知了定北的死訊,想到是因他而死,便召集慶州諸將,謀劃出要讓梁乙埋付出慘重的代價。
梁乙埋圍困慶州時,便四處煽動早就歸附於大宋的黨項與吐蕃的邊民,讓他們脫離大宋,回到西夏去。
楊文廣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從蕃兵之中,選出一些強悍的,化裝成邊民,拖家帶口,前去懇求梁乙埋把他們帶回西夏。
在那些化裝的邊民當中,也混雜了不少的精壯的宋兵,一旦楊文廣和呼延明帶著人去夜襲的時候,便可以裡應外合。
這一回,梁乙埋和鄂厲龍根本就沒有覺察到異樣,看到成百上千的邊民,自發地要求歸附西夏,遇上這樣的好事,自然是喜不自勝。
偽裝的邊民,向梁乙埋提出,懇請國相,把他們護送回夏境。
然後,他們添油加醋,說起在大宋諸多不好。
辛辛苦苦種點莊稼,養些牛羊,全都被那邊將們無償地征用了。
梁乙埋率大軍圍攻慶州以來,給養早就跟不上了,突然出現這麼成百上千的邊民,送去了好吃好喝的。
夏軍簡直感覺到,他們的春天要來了。
他們殺了送去的牛羊,與那幫邊民們,喝酒吃肉,那鄂厲龍,拍著胸脯,對那些邊民說,“各位,你們能夠醒悟,能夠回歸我大夏,進了我大夏營寨,你們就安全了。”
“回歸大夏,這以後,咱們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
梁乙埋指著那延州方向,“諸位,等到咱們收複這環慶路,鄜延路,河東路。那個時候,咱們請皇帝移都西京城。讓這一片遼闊的草原,全都成為我大夏放馬的地方。”
西夏軍營,到處都燈火通明,各營寨,都像是過年一般,甚至,有些人還在猜拳行令。
軍營中,還有彈奏起了音樂。
“梁帥,不好了,起火了,咱們的糧草,被人點燃了。”
那些邊民,全都跪伏在梁乙埋的麵前,“梁帥啊,國相,怎麼辦,大宋的那些邊將,肯定是覺察到我們的潛逃,隻要我們被他們抓回去,那可就沒有活路了啊。”
鄂厲龍大聲地喊道,“抬我托天叉來,牽我神龍駒來。諸位莫慌,在我大夏,隻要我的托天叉在,神龍駒在,就沒人敢欺負到你們。”
此時的鄂厲龍與梁乙埋,都有了幾分醉意。
突然之間,從四麵八方傳來了鐵騎的聲音,“鄂厲龍,還我楊將軍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