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諒祚誘殺保安軍頭領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汴京。
趙頊對於李諒祚,早有了解。這是在他繼位以來,李諒祚在他的眼皮下,肆意掠殺大宋的地方命官。
李諒祚如此猖狂,無非是想要給新皇趙頊一個下馬威。
當然,他也想試探一下,趙頊對他大夏,究竟會是什麼態度。
他倒是希望,趙頊像仁宗皇帝那樣,寬厚仁慈,任由著他在西北稱王稱霸。
當時李諒祚,在屢屢投奔大宋無果的情況下,主動向遼國示好。
他聽人說,遼道宗耶律洪基一心向佛,便讓人帶了回鶻的僧侶,還帶上了金佛,前往遼國。
耶律洪基如果不當皇帝,倒是個多才多藝,對各方麵都很有研究的人。
遼道宗在做皇帝方麵,倒也是很佛性的,對於李諒祚,他並沒有好感。
彆的不說,單是跟表嫂不清不楚,然後,因表嫂說起兩人關係敗露,便將舅舅一族給滅了。
從這點看,遼道宗並不看好李諒祚的人品,雖然沒有表露出特彆的反感,卻是從心裡並不願意與之交往。
再有一點,那李諒祚反複無常,一麵去極力討好大宋,想要向大宋乞和,又派出軍隊,不斷地襲擾大宋邊境。
李諒祚派出人去歸附遼國,以前李元昊,那是既附於遼,又歸於宋。
自趙曙以來,李諒祚附於大宋的想法,一直都未能實現,使者把李諒祚對宋的苦衷表述了出來。
既然歸順了大遼,那麼就很渴望遼國能夠出兵大宋。
李諒祚的如意算盤,聯合遼國,從北從西,對大宋進行合圍,一旦有機會打服了小皇帝趙頊,歲賜和榷場,那就很容易重新打開了。
李諒祚派往遼國的使者,歸附遼國,那事情好辦,遼道宗似乎沒有意見。可這要遼國幫他西夏出兵,遼道宗一心向佛,並不願意與中原大宋做對。
畢竟,遼道宗特彆佩服仁宗皇帝,根本就不想去打大宋的主意。
李諒祚終於等來機會。
儘管遼道宗把遼宗室之女嫁到了吐蕃,但吐蕃和遼國之間,還是因為利益爭端,在吐蕃與遼邊境,發生了爭鬥。
原本吐蕃唃廝囉強大起來,遼道宗和宋朝都極力對其示好。
宋遼都希望,借助吐蕃的力量,鉗製西夏。
遼道宗甚至將宗室之女,嫁給了唃廝囉的兒子董氈,那意思,便是要收攬唃廝囉,共同抗擊西夏。
遼與吐蕃,對西夏的問題上,說得好好的。一旦西夏侵犯遼,或者侵犯吐蕃,雙方都得同心協力,共同回擊。
結果,李諒祚率軍攻打吐蕃的時候,遼卻並沒有出兵相助。
好在吐蕃本身的戰力也足夠強大,連續兩次,李諒祚率軍攻打,都被唃廝囉打得大敗而還。
遼國與唃廝囉之間,便生出嫌隙來。
說好的相互關照,真出了事,卻躲著不出力。
遼國的使者前往吐蕃時,去見他們的公主,董氈正在氣頭上,根本就不讓夫人出來見故人。
乾脆讓人把遼使給砍了頭,把那頭顱送到了遼國公主的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