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裡,兩人卻是打破腦袋都能夠鑲在一處的至交,就像蘇軾那都是拚了命,要反對王安石的變法。
王安石卻是不顧一切,都要救蘇軾。
政見上的不同,絕不會影響到他們私下裡的相互膜拜與深厚的情誼。
司馬光曾經多次給王安石寫信,提到變法中出現的諸多問題。
司馬光病了,太皇太後很是難受。
司馬光臥於病榻上,他拉著呂公著的手,說道,“新法未廢,舊製未興,吾死不瞑目啊。”
呂公著便安慰司馬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司馬光便對呂公著說道,“光自病以來,悉以身付醫,家事儘托於康兒,隻是國事未有所托付,望呂公能儘心儘力,完成吾之願望啊。”
聽到此處,呂公著淚水澘然,不停地點著頭。
司馬光上書太皇太後,懇請辭去宰相之職,太皇太後一直倚重於司馬光,哪裡肯讓他辭相位。
太皇太後,恩準司馬光免除入朝覲見,可以三日一入省。
司馬光以帶病之身,堅持著署理各種事務,完成自己的宏願。
司馬光一麵要處理朝政,一麵還最終將他的資治通鑒定稿,本來就帶著疾病的司馬光,熬到了油儘燈枯,與世長辭時,所見者,無不悲慟。
高太皇太後得知了司馬光病逝的消息,趕緊帶上皇帝趙煦,前往司馬光的府邸,親往祭拜。
太皇太後恩賜司馬光,以一品禮服入殮。並厚銀絹等物,封其諡號為文正。
那是作為一個文官,所能夠得到皇室最高的封賞,司馬光還被後世尊奉為儒家除孔孟之外的第三聖,可見其地位之高。
皇帝趙煦,親筆題寫其墓碑,上書“忠清粹德”四個字,用以表彰司馬光的一生。
司馬光深得老百姓的擁戴。
得知司馬光離世,舉國百姓皆無比悲痛。
朝廷安排戶部侍郎趙瞻,內侍省押班馮宗道,前往護送司馬光的靈柩,從汴京回老家陝州安葬。
司馬光的靈柩所到之處,老百姓自發站在道旁相送,哭聲震天響起。
當司馬光下葬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深得有如喪失掉自己的親人一般。
甚至,在一些很遠的地方,老百姓還會在家裡供奉司馬光的畫像,每天都會在吃飯前先要祭祀。
司馬光雖被稱作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甚至有些地方,還認為司馬光廢除新法,開了倒車,以致大宋從中興而衰落。
但不可否認,司馬光是大宋王朝頂尖的史學名家,經史學家,文學大師。
司馬光甚至在醫學方麵,也多有涉獵,耗儘一生心血,為大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身居高位,能夠窮其一生,與相愛之人相守至終,能夠為百姓請命,耗儘一切關注勞苦大眾,能夠皓首窮經,與眾人編撰出一部上下一千多年的史學名著。
司馬光的一生,一般人真是無法想象,他是怎麼熬出來的。
大宋王朝,接下來卻是麵臨著保守派的三黨之爭,政治的分裂愈演愈烈。
喜歡大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