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易和朱光庭,兩人覺得自己抓住了蘇軾的軟肋,那就得要把他往死裡踩。
諫官當中,正好有個叫呂陶的,站出來替蘇軾爭辯,“諸位,蘇學士的題目,根本就沒有問題。咱大宋王朝,從來都言論自由,即便是在仁宗和神宗朝,就在這朝堂之上,任何時政有什麼利弊,那都可以當著皇帝的麵爭論的。”
“再說,賈朱二人,都身為洛陽人,又是程頤的弟子,分明就是洛陽一脈,現在擺明了,是要欺負外鄉在京為官的同僚。”
呂陶出來替蘇軾辯解,並沒有提出什麼有建樹的地方,反倒把他和蘇軾都給繞進去了。
你說人家是結黨,那你呂陶不也是蜀地來的,你不正好與蘇軾成了蜀黨嗎?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呂陶還沒有想明白,究竟是咋回事。
大家議論紛紛,都說那呂陶,簡直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太皇太後讓大家不要爭論,並且以皇上的名義,讓宰相呂公著起草詔令,直接赦免蘇軾無罪。
就在大家都爭論不休的時候,王岩叟站了出來。
這王岩叟站出來說話,滿朝文武瞬間安靜下來。
王岩叟,為三朝元老,就連司馬光、蘇轍、呂公著都對他敬重有加。
大家注意到,當王岩叟站出來說話的時候,就連坐在簾子後麵的高太皇太後,都坐直了身子,靜心傾聽。
“太皇太後,陛下,諸位同僚,老臣以為,蘇軾出這樣的考題,那是罪不可恕。”
太皇太後坐在簾子後,瞬間感覺到事態嚴重了。
以這王岩叟的口氣,那是要把蘇軾再下一次大獄啊。
趙煦扭頭看了一眼皇祖母,看到王岩叟的那個氣勢,他親自在那題目上欽點的。
這麼搞下去,會不會連他一起抓起來喲。
太皇太後卻是很沉穩地說道,“王愛卿,你給大夥說說,這蘇愛卿也就出了個題目,哪來的罪過。”
王岩叟提高了嗓門,“太皇太後明察,作為臣子,蘇軾竟然把仁宗和神宗的業績,拿出來作為題目,任由館閣考生去瞎評論。”
“試問,臣子哪來的資格,可以對先皇指指點點?”
“蘇軾之罪,不在出題,而在本質!”
“再說,他自己出了錯,不但不自知過失,反而還把過錯推給皇上,那簡直就是嚴重地失德,十惡不赦。”
朝堂之上,頓時嘩然。
眾人皆私下議論,先前程頤的學生賈易和朱光庭,鬨騰的那麼凶,根本不如王大人,瞧人家這哪一點,都是直接可以把蘇軾送進去的。
王岩叟看了一眼蘇軾,先前賈易和朱光庭彈劾的時候,蘇軾都做了口頭的辯護。
這一回,蘇軾啞口無言。
退朝以後,蘇軾提起筆來,就寫成了一份替自己辯護的奏章。
趙煦拿著那份奏章,去找到高太皇太後,畢竟,這件事情,關係到自己的祖宗的尊嚴,特彆是看到,王岩叟對蘇軾提出質難後,滿朝文武與蘇軾不對付的,那種恨不得落井下石的樣子,趙煦也是難以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