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守將趙立死後,餘部堅持抗金。
當時,周邊的宋軍得知楚州被圍,都心有餘,而力不足。
嶽飛數百裡馳援,等他趕到的時候,楚州城大事已去,無力回天了。
秦檜勸誘結合,為他的主子完顏昌竭忠儘智,想儘辦法,讓楚州城的軍民投降。
然而,就連婦嬬都寧死不屈,他們寧肯死在金人的刀槍之下,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得拉上金人墊背。
受重傷的軍民,等金人走近,瞅準機會,想方設法與金兵同歸於儘。
有人在死之前,都會用上最後的力氣,拖上金兵一起跳水而死。
完顏昌和秦檜站在楚州城樓上,秦檜內心中無比羞愧,卻還得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完顏昌歎道,“趙宋朝廷,但凡有一點像這楚州城軍民那樣的誓死奮戰,我大金國怎能攻破汴京城,擄走徽欽二帝啊。”
那意思,太清楚不過了。老百姓拚死護國,而趙宋的那幫軟骨頭,卻是伸著脖子,等人宰割。
秦檜卻是說道,“那些刁民,皆是些冥頑之徒,大帥且看,他們此舉,無異於螳臂當車。以此區區之力,怎麼能夠阻擋金軍,豈知結束戰爭,最快的方式,便是投降。”
完顏昌看了一眼秦檜,無語。
秦檜想不明白,為啥從楚州一戰後,完顏昌對他的態度便一落千丈。
完顏昌不便不再接受秦檜的什麼建議,甚至,有些重要的會議,都會把秦檜排斥在外。
秦檜越發地感覺到,自己哪怕是把自己同胞全都出賣了,也換不回完顏昌對自己的青睞。
秦檜居然回到了臨安。
在守備森嚴的金營,而且還在完顏昌的監視之下,他突破層層封鎖,逃回到了趙構身邊。
秦檜狼狽不堪地回到了臨安後,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好朋友,時任宰相的範宗尹和樞密院的李回。
當時的範宗尹等人,正極力地想辦法,達成趙構降金大計。
如今,能夠有一個從金營回來,而且,與東路大軍完顏昌有過聯係的秦檜,很顯然,秦檜與完顏昌的關係,對於促成宋金議和,簡直是雪中送炭啊。
秦檜在趙構麵前,講述他是如何趁金人不備,殺了看守他的衛兵,連夜找到小船,從水上曆經千難萬險,總算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大宋啊。
趙構自然是稱頌有加,但朝臣們多覺得,秦檜簡直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以秦檜那種已經軟到了骨髓的實力,根本就不可能殺金軍衛兵,奪路逃回大宋。
再說,秦檜一艘小船,從金軍的水師當中穿行而過,用大拇指想想,也會明白,除非他能夠隱身,基本不可能從金營逃離。
趙構信了,範宗尹和李回,兩人又極力鼓吹,說秦檜肯定是過五關,斬六將,這才從金營逃回來。
畢竟,秦檜曾經侍候過太上皇和皇上,對大宋,那是赤膽忠心。因而,不管朝臣們有多少人懷疑,終究還是得到了趙構的信賴。
對於秦檜從金營逃回來,有一種更可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