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鐵木真的實力增強,在蒙古的草原上,形成了王罕、劄木合與鐵木真三足鼎立的局麵。
本來拜為安答的劄木合,看到鐵木真的壯大,再加上,曾經出現的嫌隙,導致兩兄弟走上了反目之路。
劄木合找到了與鐵木真有著仇恨的泰赤烏部,經過一番籌措,終於聯絡起了十三個部族,共同征伐鐵木真。
劄木合那邊的部下亦乞列思人,悄然地跑到了鐵木真的領地,把劄木合準備聯絡十三部族,發起對鐵木真的征戰,提前告訴了鐵木真。
鐵木真自從打敗蔑兒乞人之後,實力得到了增強,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那點力量,不要說對付十三部族的圍攻,傾儘全力,也不是劄木合的對手。
得知劄木合率大軍前來的消息,乞顏部內很是恐慌。
雖然鐵木真有過戰敗蔑兒乞人的經曆,可他手下的那些追隨者,多是些並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牧民。
再加上,乞顏部各貴族,也都心存著異心,各自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鐵木真和他的兄弟們,都已經意識到了,此戰必敗,大家都在琢磨著,如何經曆這一場惡戰之後,可以將戰爭的損失,將到最低。
這其中也有一些頭領,公然站出來,指責鐵木真,當初,如果斷然拒絕那些從劄木合那邊投奔過來的人,乞顏部也不至於會有今日之禍。
那些投奔過來的人,也有不服的,有的人辯駁,說他們最早的時候,那就是跟著偉大的草原之主也速該的,他們的回歸,是理所當然的。
大敵當前,有泄氣的,有抱怨的,甚至部族內,還有人要大打出手。
鐵木真坐在大家的中間,他的眼睛,盯著他畫出來的周圍的山川地形圖。
他對自己結交安答劄木合,比誰都還要清楚,安答劄木合既然已經向他亮劍,他斷然沒有了退路。
他絞儘腦汁,要在那絕處,尋找到一條生路,坦然認錯,即便是不戰而降,乞顏部的命運,也都會交到殘暴無比的劄木合手裡。
同時,在那片大草原上,經營多年,最終卻是麵臨著土崩瓦解,鐵木真決不甘心。
敗,既然是必然,那就要敗得壯烈,並且,要在敗逃之中,替所部的人馬,尋找到一條新生之路。
鐵木真的眼睛,看著答闌巴勒主惕那一大片沼澤地。
一個迎戰的計劃,在他的腦子裡麵形成。
他想到了將自己的所部人馬,也拆分成十三翼,分彆由自己的兄弟們去帶領。
用自己的十三翼去與劄木合的十三部族迎戰,預先,在列陣的兩側,布下伏兵。
劄木合的騎兵戰隊,會最大限度地被沼澤地所拖延,到時候,自己的十三翼,一定要抓準時機,邊打邊撤。
為保證所部人馬,更多地撤出戰鬥,兩側的伏兵殺出,儘可能為主力的撤退贏得時間。
十三翼向著沼澤後麵的幾處峽穀之地奔逃。
憑著鐵木真對他的安答劄木合的了解,正麵戰場受了伏擊,劄木合肯定不敢貿然地進入到那峽穀地帶。
再說,即便劄木合要率軍攻入,那種峽穀地形,也會在行軍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拖延時間。
指揮優勢兵力去壓著對方打,那倒容易得多,最難的,便是鐵木真現在所麵臨的,明知道必敗無疑,卻是要在敗局之中,為所部人馬,尋求到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