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司令,鄭海寧,上將,統領南海、龍虎大陸地方艦隊、雙子港守衛艦隊。共七支完整的艦隊和十三支獨立艦隊,大小戰艦一千六百艘。其中新型戰艦二百三十二艘,組成三支特彆艦隊。沒有現代大型航母,隻配備了五艘由大型貨輪改裝的母艦,戰機七十五架。表麵看來,實力不強,海上作戰沒有優勢。秉承葉宇的行動計劃,以訓練為主,不與敵軍正麵對抗。偶有交手也要在優勢情況下,而且還是打了就走,不作糾纏。在巡航過程中,一直隱藏著的無人戰機沒有出動,也沒有發動電子壓製,光罩裝置也沒有打開。
半年多來,海軍入列的戰艦達到五百多艘,仍然沒有航母,也不是大型的戰列艦巡洋艦之類的,多是排水量在兩千至四千噸的驅逐護衛艦,另有幾十艘潛艇。這種規模的艦隻在常識中是無法攜帶戰機的。但是它的特殊造型,艦上除了防空火炮外,並沒有對戰的大炮。被命名為山嶽級的驅逐艦,船艙內停放了上百架飛機,無人機,卻不同於上次戰鬥中使用的自殺式的機型,而是能正式參加空戰的戰鬥機,轟炸機。以城市命名的護衛艦,也是如此的結構,攜帶的戰機為小型的自殺式的無人機。一旦海戰開始,如蜂群般的機群漫天飛舞,讓西方人看看什麼叫做戰機為王。航母已經過時了。
名為驅逐艦護衛艦,卻躲在艦隊中間,被大型的戰艦保護著。如護在中間的一群小雞子,生怕被野獸給傷害了。
每艘新型的驅護艦人數不多,從十幾人到上百人不等。智能化操控,艦長隻要發出命令就行了,不需要人員配合,自動化控製就可以最快速的作出反應。艦員則為操縱無人機的戰士。
普通戰士隻知道加入了一批戰艦,並不知道它的特殊之處。
龍虎大陸東南,狐島。臨近南極,氣候寒冷,在上次的台風風暴中,受到波及,主要居民區被淹沒,山區還遺留著一部分人口。當時葉宇並不在意這一處地方,沒有什麼利用價值。而因為有人口存在,國家並沒有覆滅,在中西戰爭中,作為西方勢力的一員,對東方宣戰。
狐島也成為西方艦隊在東南太平洋的一處基地。駐守著一支航母艦隊,始終威脅著龍虎大陸。
龍虎大陸駐紮著兩個陸戰師,岸炮,火箭,導彈,戰機,火力並不弱,地方艦隊四百多艦船,進攻不足,防守卻不差。
幾個月以來,雙方雖有小的戰鬥,並沒有什麼損失。
“鳴鏑計劃,將於十一月十三日執行。也就是西方的聖誕節。”葉宇在龍虎方麵軍會議上發布任務,“具體計劃已傳給各位。下麵我作講述。”
“計劃分三個階段,兩種可能。第一階段,由龍虎大陸第三分艦隊執行,不問情由,直接炮轟狐島西端的獨港。敵方來援,立即撤退。如此三番,把敵軍艦隊一部拖在獨港。”
“如果敵軍耐不住性子,出港來戰。則進入第二階段。由航空隊出戰,轟炸來犯敵艦。引發狐島戰事。”
“第三階段,我方以此為由,增兵龍虎大陸,吸引敵方援軍。”
“戰事要點,不以消滅敵軍多少為目標,旨在挑起戰端,惹起戰事,吸引敵軍。保存實力,避免損失。不要組織大規模的海戰。我們依托龍虎大陸,量敵人不敢過度逼近。”
“請問葉帥,戰役的目的是什麼?”
“吸引敵方注意力。你們隻是上台的演員,好戲在場外。不要多問,做好你們的任務。”
會場眾人雖然鬱悶,卻也發出一陣笑聲。有葉宇的計劃和指揮,無往不利,不知道後續便不再多問。
戰鬥未開始,便設想了進程,製定出詳細的應對計劃。
離戰鬥發起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仔細研究計劃,讓每位戰士都能明白戰役要領。這也是我軍的光榮傳統,戰士民主討論,都明了作戰計劃,在作戰中明白自己的位置和任務。
南洋艦隊加大了巡邏力度,派出十支分艦隊遠出到太平洋東部,壓迫西聯軍的海上空間。幾次遭遇,東方海軍搶先開炮,占儘便宜,然後脫離接觸。西聯軍損失十幾艘戰艦,感到東太平洋艦隊的不足,從本土基地調來兩支航母艦隊,支援太平洋戰場。
東方海軍並不怯戰,繼續前出。有時深入到西聯軍海軍基地附近,耀武揚威一番退走。小打小鬨,遇到敵方大型艦隊便主動避開。雙方鬥智鬥勇,各逞威風,不相示弱。遇到真正的有利形勢,戰鬥隨時就可能發生。所謂的停戰協定,不過是一紙空文。雙方心知肚明。如同兩個拚鬥的大漢,精疲力儘之後的臨時約定,尋求喘息,隻要一方恢複過來,隨時就會發動新的戰鬥。
現在的形勢是,東方一方主動尋戰,西聯軍被迫隻能倉促應對。由於沒有準備好,雖然占著優勢,也不敢搶先動手。
在東方海軍的有意挑動之下,西聯軍海軍艦隊離開港口基地,深入太平洋,和東方海軍展開地域爭奪。雙方進退之間,勢力錯綜複雜。戰爭之弦拉到極點,誰也不敢掉以輕心。西聯軍雖然仗著艦隊優勢,卻猥集一團,不給東方海軍任何機會。幾支航母艦隊相互配合闃,如一頭龐大的犀牛一般,搖頭擺尾,保護著自己的要害,不給對方任何攻擊的機會。東方海軍以小艦隊為主,出沒在海洋各處,如一群四處尋找獵物的鬣狗,打著轉,嗅著氣味,隻要對方稍有不慎,便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給以致命的一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