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雲則在一旁整理著備用的衣物和厚實的毛毯,將它們折疊得方方正正後,小心翼翼地納入戒指之中。
而此時的湯明誠,正置身於充滿高科技感與金屬冷硬氣息交融的汽修工作室。
智能機械臂靜靜佇立在旁,各類數字化顯示屏上,參數與數據如繁星般閃爍不停,交織出一片濃鬱的科技氛圍。
湯明誠身姿挺拔而專注,深邃的眼神中凝聚著無與倫比的專注與執著。
他的額頭微微沁出的細密汗珠,在燈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他全情投入的狀態。
他站在巨大的智能繪圖台前,雙手靈活地在虛擬操控界麵上舞動。
特製的智能繪圖筆在他的掌控下,仿若靈動的畫筆。
每一次輕點與滑動,都精準地勾勒出汽車改裝設計圖的線條與輪廓。
隨著他的操作,屏幕上逐漸呈現出發動機部位的詳細改裝規劃,超高性能渦輪增壓智能係統的架構圖漸漸清晰。
那先進的動力芯片位置被精確標注,其與整車動力傳輸線路的連接方式也一目了然。
這一係統將依據不同路況與駕駛需求,瞬間完成動力優化,爆發峰值扭矩,賦予車輛超強的加速與行駛性能。
旁邊的工作台上,擺放著一排由高精度3d打印機新鮮出爐的精密零件樣品。
還有各類通過量子掃描儀檢測完畢的頂級部件模型。
湯明誠時而拿起一個零件模型,放置在智能分析燈下,零件的內部結構與材質信息瞬間投射在空中。
他眼神犀利地審視著每一處細節,腦海中飛速思考著如何將其完美融入改裝設計之中,確保後續安裝時能如臂使指,嚴絲合縫。
對於車身防護,他在設計圖上精心規劃特製合金防護裝甲的構造。
這裝甲采用獨特的分子結構設計,硬度遠超普通合金,足以抵禦喪屍群瘋狂的衝擊。
不僅如此,其分子層具備自我修複特性,無論是高速行駛中遭遇巨石滾落,還是與失控車輛意外撞擊,都能迅速恢複裝甲強度,為車內人員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
考慮到末世複雜多變的環境,湯明誠更是獨具匠心地構思水陸兩棲多功能戰車的設計。
他在車身底部巧妙布局智能切換水陸推進係統的設計方案,詳細設定輪轂隱藏螺旋槳葉片的展開角度與觸發機製,以及車尾矢量噴口的水下推進模式切換邏輯。
車輛入水時,這些裝置將協同工作,借助高壓水流噴射產生強大推力,使車輛能夠在水麵平穩航行。
無論是湍急的河流還是寬闊的湖泊,都能順利穿越。
而陸地行駛時,水下裝置又能自動收納鎖定,絲毫不影響正常行駛性能。
車內駕駛座的設計同樣精心。
他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與長時間駕駛疲勞數據模型,在圖紙上仔細規劃座椅的各項調節功能。
座椅的角度、高度以及靠背的曲線都將能根據駕駛員的體型與習慣自適應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