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彥擦了下臉上淚水,恭恭敬敬行了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這次慘敗,李昭雖有些惱火,但也不全是壞處。
近兩年來,秦軍屢戰屢勝,軍中不少將領難免有些驕躁。
可利用劉浩彥一事,警醒眾人。
自信是好事,自大卻有可能引來滅頂之災。
不久,周君謙走了進來,“陛下,衛國公率兵已在江陵上岸;數日內,即可抵達宛城。”
“你派人傳令,石艾暫時在襄陽駐軍,把劉浩彥調到他麾下。”
“臣馬上去辦。”
...............................
在漢中擊敗獨孤淩後,李昭本打算揮兵北上,進攻長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魏國動作之大,超出他的預想。
整個關中,都被動員起來,處處在招募士卒。
從漢中到關中的逐條要道,皆有布置大批魏軍,連一些山中小道也不放過。
魏軍在鳳翔駐紮大軍,隴右雍、涼之地)、延州也有往關中調兵。
尤其是針對秦軍控製的武關,獨孤千刃等魏將,在武關十裡外紮營,魏軍步、騎不下五萬。
武關周圍遍布斥候,晝夜監視;隻要關門一開,魏軍很快會知曉。
即使這樣,魏國朝野還是不放心。
濟南、洛陽兩處守軍,儘數撤入了關中,大大增強了關中的防禦。
李昭意識到,與魏國下一場大戰。
將是一場滅國之戰!
秦國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李昭思慮良久,決定暫時放棄進攻關中。
而相比立國將近兩百年的魏國,曹澤建立的鄭國,顯然根基薄弱許多。
柿子撿軟的捏!
李昭打算先乾掉曹澤,奪取中原。
雖說黃河以南,尚有劉康的趙國、韓成文的楚國。
但論人口、地盤,顯然曹澤才是中原最強的勢力。
滅鄭之戰,李昭不打算親自指揮。
他離開金陵已有兩個多月,心中有些不放心。
剛才他對劉浩彥講,常有人上奏,希望削減軍中開支,並非是虛言。
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了,總有些愚昧無知之人,動不動上奏。
說什麼:“國雖大好戰必亡”、“武人粗俗,不可倚重”之類的話。
連紫薇閣裡,也有人提議,在軍人領兵時,派出監軍,以防不測。
類似這樣的言論,不是蠢就是壞。
這些話目前並非主流,卻也引起了李昭的重視。
要是再不回金陵,誰知他們會搞出什麼事來。
.................
不久,李昭任命韓誌遠為南陽守將。
他對蘇磊評價頗高,建議將其留用。
李昭接見蘇磊後,重賞其獻城之功,派給韓誌遠作副將。
五月初,李昭抵達襄陽,石艾帶人出城迎接。
入城後,單獨召見石艾一人。
關於中原之戰,兩人詳聊許久。
為了滅掉曹澤,奪取開封、洛陽,石艾麾下超過十五萬秦軍。
“此戰事關重大,朕就全交給你了。”
“臣必竭儘全力,陛下可在金陵靜候佳音。”石艾鄭重道。
.......
之後,李昭在江陵登船;沿江而下,返回金陵。
喜歡皇孫白手起家請大家收藏:()皇孫白手起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