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殿議事。
今日非大朝會,來的人不多,主要是紫薇閣和六部尚書。
“從今年起,凡傷殘退役的士卒,其每年領到的錢糧,比往年再多出五成,陛下以為如何?”戶部尚書楊明升道。
李昭微微點頭,“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這才有了今日的大秦;其身體不如常人,若朝廷再不幫助他們,何以為生?”
多年來的戰爭,因斷手斷腳,被迫退伍的士卒,不下上萬人。
對於他們,朝廷會賞賜農具、耕牛,減免其家中賦稅。
那些仍有餘力的傷患士兵,會優先將他們安排在地方防務、治安等職位上,儘量讓他們吃上“公家飯”。
除此之外,他們每年都可以在當地官府,領到一筆戶部下發的錢糧。
《大秦律》裡有明確規定,若有官員敢貪墨這部分錢糧,輕則發配,重則抄斬。
李昭認為,將士們心中沒了後顧之憂,才能在戰場上大殺四方。
然而,有的人卻持有不同看法。
“陛下厚待將士們,並無不可;隻是,朝廷早有幫扶之策,足夠其生活無憂,沒必要再繼續增加賞錢。”鄧信拱手道。
李昭冷冷一笑,定定的看向鄧信,“你覺得夠了,但朕仍覺得不夠。”
察覺皇帝語氣不善,鄧信心中一驚,連忙服軟,“望陛下恕罪,是臣考慮不周。”
李昭瞥了他一眼,未再說什麼。
議事結束後,眾人行禮後紛紛退下。
..............................................
回到了府邸,鄧信把自己關到書房內,想到朝中近來發生的一些事,眼中出現些許憂慮。
這時,聽到外麵傳來敲門聲。
鄧信麵色不悅,“進來吧。”
長子鄧奕晗緩緩步入屋內,拱手道:“父親!”
“何事?”
鄧奕晗神情略有些糾結,“在今日清晨,皇後派身邊親信找到了兒子...........。”
鄧信瞳孔微縮,“莫要吞吞吐吐,具體什麼事?”
“據來人所說,太子李泓的年紀,和兒子的嫡長女差不多,希望兩家能提早定下婚約。”
鄧信心頭一震!
“兒子想不明白,太子年齡尚小,今年不過兩歲,皇後為何如此著急?”鄧奕晗疑惑道。
“你是否答應了?”鄧信問道。
“父親當時不在家,兒子豈敢擅自做主,隨便找個理由搪塞了過去。”
“你先出去吧,為父要好好想一想。”
“是。”
鄧奕晗行禮後,走出了書房。
鄧信神情嚴肅。
隱隱約,他感覺到,朱瑩在用一切方法,竭力穩住李泓的太子之位。
隻是,她為何這麼焦急呢?
李昭稱帝第一天,就冊立了李泓為太子,顯然是不想掀起奪嫡之爭。
最近一年來,也從沒聽說過李昭要廢掉太子。
難道說,後宮中發生了什麼,導致朱瑩深感不安。
大秦後宮的諸位嬪妃,和曆朝曆代有很大區彆。
她們幾乎所有人,在朝中皆沒有強大的母家作為依仗,和朝中官員沒半點往來。
既然沒了利益上的糾葛,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員,平日裡甚少關注後宮的事。
如今,朱瑩想和鄧家聯姻,對鄧信來講,可絕不是一件小事。
他首先會考慮李昭的想法。
皇帝不點頭,鄧信答應了也沒用。
不過,鄧信心中依舊泛起了一絲波瀾。
若太子李泓,在將來迎娶了自家嫡孫女,這當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鄧信身體尚且健朗,如果撐到李泓登基,大概率有希望成為紫薇閣首輔。
不僅僅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