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秋心中一動,不由浮想聯翩。
朝廷裡很多人都知道,皇帝素來不喜歡金陵,心中理想的帝都始終在北方。
莫非,陛下想要遷都?
可這個時候遷都,難免顯得有些倉促。
況且潼關、河東皆不在手上,洛陽安全也得不到保證。
楊葉秋實話實話,“臣沒有進入洛陽皇宮,但臣擔心有歹人破壞殿宇,已派士卒進宮駐守;據他們所說,部分大殿殘破不堪,甚是荒涼。”
“嗯。”李昭眸底閃過一縷失望。
仔細想想也正常,李昆當年收複洛陽後,幾乎很少去過,這使得宮殿失去原有的作用。魏軍常年在洛陽囤積重兵,此城名義上是大魏東都,其實更像一座規模龐大的軍營。
“你在洛陽這麼多日,潼關那邊有什麼動靜嗎?”
“關門甚少開啟,臣從未在周邊發現魏軍斥候。”楊葉秋回想道。
李昭稍作思索,“下月初,你帶上公主一並去洛陽吧。”
“臣遵命!”
楊葉秋暗道:看樣子,陛下打算讓自己長期駐守洛陽;這樣也好,他挺喜歡洛陽的。
即將離開大殿時,突然被皇帝叫住。
李昭莞爾一笑,唇角微微勾起,“朕聽說,你在龍門東山寫了首詩;日後,若有什麼好的詩句,記得拿給朕看看。”
楊葉秋稍微愣了下,不知皇帝此話何意;剛想說些什麼,隻見李昭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
中原大戰的影響,依然在持續發酵著。
不到三個月時間,秦軍相繼攻滅三股勢力,並把戰線推進到了黃河南岸;表現如此強勢,天下間無人能夠忽視。
占據了洛陽、開封、濟南等地,秦國在世人眼中,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南方政權。
燕王劉泰派使者不遠千裡來到金陵,帶來了大批奇珍異寶;表麵是希望加強兩國友好,實際上是想知道,秦軍是否有意渡過黃河。
崔知航也派使者來到了金陵,表示願將真定送給大秦,隻希望秦軍能儘快北上,解真定之圍。
燕軍把真定城圍得水泄不通,事關身家性命,他確實急了。
讓李昭感到好笑的是,孟凱來信,稱希望秦、晉結成兄弟之國,秦為兄,晉為弟;更有趣的是,孟凱在信中還幫劉康說話,讓李昭不要繼續為難劉康。
大理國尤為熱情,動不動送來幾車金銀珠寶。
李昭一一去信,釋放善意,又回贈了一些禮物。
既然現在沒有開戰的打算,沒必要把關係搞得這麼僵。
與其它諸勢力不同,長安方麵未做出任何反應。
當然,這隻是表麵上的假象。
開戰以來,出於種種目的,魏國有無數雙眼睛,緊緊盯著戰場上的任何情況。
當得知石艾一舉湮沒五萬鄭軍,關中豪強立刻在暗中加強和秦國的聯係。
秦軍兵臨開封城下後,沒幾日,甚至有長安官員主動給李昭去信。
糧食、錢財、雜役、女子等等,頻繁通過漢中送往秦國各地。
魏帝李佑早有察覺,很是生氣;期間殺了幾人,卻依舊屢禁不止。
而在大秦內部,李昭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多多少少能感覺到,朝中官員進宮麵聖時,身上多了幾分敬畏。
無論官吏、豪強、士子,再無人懷疑李昭能否一統天下。
今年參加科舉的人數,更是曆次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