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渡,位於長江北岸;齊國未亡時,韓振葉曾在此率軍駐紮。
如今時過境遷,早已不像往日那般重要。
但因渡口連接兩岸,百姓們渡江往往會選擇此地。
此時,江麵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渡口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一青衣老人,攜一藍衣少女,剛剛抵達此處。
“好不容易在金陵安分下來,這才短短幾年,又要被迫逃命;我如今年齡已過了二十,再這樣下去,或許這輩子都沒法嫁人。”少女邊走,邊抱怨道。
她白皙的臉龐上,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緋紅,像是晚霞中的一抹雲彩,為她的怒容增添了幾分豔麗。
青衣老人陪著笑臉,“都是祖父的錯,我哪能想到會這麼倒黴,竟然碰到了皇帝;話說這皇帝也真是奇怪,不在宮裡好好待著,乾嘛天天往外麵跑。”
“說來說去,當初就不該來金陵。”貌似想起什麼的樣子,少女又道:“都怪你,我等在成都生活好好的,你為何要勸石艾稱王,還被人家打了一頓。”
“可惜了!石艾有勇有謀,明明可以獨占蜀地,成就一番大業,卻偏偏忠於李昭。”
“這話都聽八百回了。”少女側過臉去,一副不感興趣的樣子。
若石艾在此處,或許能認出該老者。見105章)
正是天成二十七年,石艾率昭武軍攻破成都後,勸他自封為王的張茗旭。
藍衣少女是其孫女,名叫張悅。
因擔心被殺害,在李昭進入劍門關前,全家匆匆跑路,逃到了金陵。
張茗旭怎麼都想不到,李昭會找他算卦。
他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話多必失啊!.........。”張茗旭喃喃道。
“也不知大哥、二哥他們,現在處境如何?”張悅神情擔憂道。
為避開官府眼線,更是為了不被一鍋端,其他張家人走另外一條路北上。
“應該是無事,畢竟皇帝要抓的人是我。”張茗旭安慰道。
傍晚,夕陽漸沉,夜幕即將降臨。
祖孫倆走累了,坐在路邊簡單吃了些乾糧。
“看來,今日是到不了揚州城了。”張悅道。
“一會去找些乾柴,就在城外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