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劉浩彥、陳祿、齊宗洋三人率兵出武關,準備接應歸順的趙燦虎所部。
距魏軍大營約五、六裡時,斥候通報前方正在發生戰鬥。
因情況不明,劉浩彥等人沒有貿然上前,打算先暫時觀察一會。
過了約一刻鐘,趙燦虎親兵氣喘籲籲找到秦軍,此人淚流滿麵,模樣頗顯狼狽。
“魏軍正在追殺我家將軍,形勢危急,望諸位儘快出手相助。”
“無需擔心,我等正要前往。”劉浩彥安慰道。
話雖是這麼說,可秦軍並沒有動彈,繼續停留在原地。
“我家將軍不顧危險,冒死投奔大秦;倘若諸位見死不救,導致被魏軍消滅,豈不是讓人寒心。”趙燦虎親兵氣憤道。
“住嘴!本將軍自有打算。”劉浩彥不耐煩道。
說完,命士兵將其驅逐。
之後,斥候陸續傳來消息,趙燦虎所部傷亡慘重,看樣子快撐不下去了。
放任對方被魏軍攻滅,終歸是不太好,秦軍開始向前進發。
正在圍攻趙燦虎的魏軍,見秦軍大舉殺來,主動向後撤退。謹慎起見,秦軍沒有追擊。
趙燦虎麾下或死或逃,如今隻剩下五六百人,其中不少人身上有傷。
見到劉浩彥後,趙燦虎長跪不起,感激涕零道:“幸虧天兵相救,否則在下今日必死於此地。”
劉浩彥簡單安撫幾句,隨即帶兵返回。
路上,一名叫鄭航的原魏軍士卒,眸底閃過一縷疑惑。
走著走著,他明顯察覺到,周圍秦軍士兵在逐漸減少,包括騎兵也不知去向。
這些人究竟去哪了?
等到了武關外,包括鄭航在內的所有降兵,皆放下兵刃,接受仔細的搜身。
趙燦虎當著一眾秦將的麵,毫不客氣嘲諷魏國朝廷,言辭極其難聽。
眾人察其神色,未發現異樣,這才允許他們進城。
...........................................
中午,魏軍大營內,獨孤千刃剛剛從外麵回來。
他渾身是汗,頭發略有些散亂,拎起杯子猛灌茶水。
緩過一口氣後,望向一旁的令狐承。
“事情還算順利,趙燦虎已被秦軍接走,想必現在已經進了武關。”
“嗯。”令狐承沒有抬頭,認真注視著麵前的沙盤。
“也不知趙燦虎能不能擔此大任?”獨孤千刃麵色凝重道。
“噗!.......。”
令狐承忽然笑了起來。
似乎是聽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笑話。
他這副神情,把獨孤千刃搞得莫名其妙,不明所以。
“你莫非還在以為,趙燦虎是詐降?”令狐承輕笑道。
獨孤千刃微微皺眉,“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令狐承眼中滿是輕蔑,“趙燦虎本就是吃裡扒外的小人。”
獨孤千刃頓時驚住了!
“你太小看韋睿了,我若真用此計,很難不被識破。”
“可要是這樣,今晚又該如何進入武關?”獨孤千刃忍不住問道。
令狐承眨了眨眼睛,“真中有假,虛虛實實。”
“這種玄之又玄的話,末將可聽不懂。”
令狐承沒有進一步解釋,讓他走上前來,然後指著沙盤上一條長河。
“此河叫丹水,流經武關附近,兩岸樹木茂盛,又多是山地,可避開秦軍監視;你立刻率本部兵馬沿此河前往武關,隱蔽在附近。”丹水,又名丹江,屬漢江支流。)
“若走此路,可能無法帶太多人。”獨孤千刃道。
“無妨!等天黑後,我會率全軍將士儘快趕過去。”令狐承道。
獨孤千刃表情漸漸變得嚴肅,心臟在胸腔內狂跳,每一次搏動都像是戰鼓在擂動,激起他血脈中的熱血。
他知道,這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決戰。
它將決定魏國的命運!
獨孤千刃神色堅毅,目光炯炯,“令狐將軍放心,為了大魏,末將知道該做什麼。”
令狐承重重點了點頭。
兩人接著又商議了一番細節。
................................................................................................................
夜幕低垂,星辰稀疏。
獨孤淩自從魏軍大營回來後,和往常一樣閉門不出,一直在屋內讀書。
之前他和潘顧景說,希望滅魏後能去長安看一看。
潘顧景沒答應也沒拒絕,隻說要先去稟告皇帝。
現在是戰爭時期,沒人顧得上他,於是獨孤淩就暫時留在了武關。
戌時,獨孤淩揉了揉太陽穴,看樣子有些疲憊。
“老爺,天色已晚,要不要先去歇息。”仆人道。
“也好。”獨孤淩緩緩起身,貌似想起了什麼,“有件事我差點忘記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爺指的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