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周銘和裴誌都陷入了沉默,大腦開始複盤整個案件。
楊辰大概率是知道自己身患重病,而他和劉氏之間感情篤厚。
既然這樣,從常理來講,為了妻女將來考慮,應該接受朱彪的一萬兩白銀。
其次,朱大牛雖然調戲了劉氏,可根據周圍人描述,頂多是摸摸小手的程度。
可楊辰那日在朱府外麵的反應,卻好似兩者之間,已經仇深似海。
周銘還察覺到,楊辰表麵上針對朱大牛,句句卻不離皇後。
似乎恨不得讓全天下人都知道,皇後不顧大義,公然包庇親人。
案件查到這種地步,周銘和裴誌多多少少都意識到,此事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
極有可能牽扯到皇室內部鬥爭。
後宮一眾嬪妃,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
朱瑩要是不下台,她們哪裡有機會。
南宮音背後有南宮家,陸安瑾背後有江南豪強。
而那些舊齊勢力,做夢都希望薑雪穎之子李赫,日後能成為大秦九五之尊。
即使後宮嬪妃沒有參與,她們的家族依然會蠢蠢欲動。
不過這些話過於敏感,容易犯忌諱,周銘隻會在心裡想想,絕不會說出來。
他猜測,皇帝十有八九,最後會將此案轉交給黑冰台。
裴誌神色玩味,莫名發出一聲輕笑。
周銘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可惜了!.........。”裴誌歎道。
“什麼可惜?”
其實周銘知道他想說什麼,隻是自己不願談及。
裴誌幽幽道:“凡事有弊有利,既然楊辰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公然讓皇後主持公道。皇後當時如果能站出來,大義滅親,嚴懲朱家父子。此刻的風評,必然是另一番樣子,太子之位也會更加穩固。”
周銘聞言,心中有同樣的感觸。
區區一個朱大牛,有什麼不能舍棄的。
朱瑩偏偏躲在府邸內,沒有做太多的乾涉。
此事後,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朱大牛顯然不是一個靠譜的國丈,皇後朱瑩雖非愚昧無知之人,但遺憾的是不夠果斷,魄力不足。
無論民間風評如何變化,都不至於給朱瑩帶來致命的傷害。
然而紫薇閣、樞密院、六部、都察院、宗室等,這些大臣、王公貴族們雖無一人公開議論,但心裡深處肯定會有些想法。
至於陛下會怎麼想,這就更不是周銘能夠關心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