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複燕雲十六州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一直逗留在東京城舍不得離開的東喀拉汗國使者率先上表慶賀,接著是西夏、大理國、大越李朝,甚至遠在東南的暹羅國也派出了使者。
最尷尬的當屬王氏高麗,頭頂上兩個爹打架,高麗以為力氣更小的那個爹,把力氣更大的那個爹一條胳膊給卸了,關鍵是這樣的大事,不派使者顯然是不行的。
於是高麗派出了兩隊使者,一路向西北去黃龍府,一路緊急趕往東京城祝賀。
鴻臚寺和禮部門口湊了一堆國外商人,都想要借助這個機會,從朝廷那裡討要一個“使者”的身份,好方便在中原各地行走。
鴻臚寺卿馬擴被糾纏得不耐煩,乾脆請派禁軍全部轟走了,新漢建立已經五年了,周邊有些小國仍舊不主動派使者前來入朝,真以為我大漢還是前宋啊?
延福宮,王倫看著堆積如山的官員賀表,不住地皺眉頭,便問自己的秘書,二十歲的崔彥之:“其中有一二可觀否?”
崔彥之的父親崔平是前宋保州弓手指揮使,彼時梁山北伐、童貫西逃,崔平領民兵阻攔而戰死,後被王倫追贈破虜將軍,並將當時十四歲的崔平之子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崔彥之便從賀表中抽出一封,遞了過來,說:“這是東京城內一賜樂業人的賀表,請求立彼輩所崇信之教廟。”
王倫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前漢開拓西域,前唐將中原王朝的影響力推到了中亞乃至西亞,於是沿著絲綢之路東來的諸族商人絡繹不絕,到了前宋時,就有一批商人輾轉到了開封,並在這裡定居。
波斯滅猶太王國,唐朝時大食國崛起,於是猶太人開始到處流浪,其中就有不少人流浪到了南亞地區。
宋真宗時,有一批從南亞流浪到了中原的猶太人,看到開封如此繁華,便給朝廷獻上了一批白棉疊布,希望獲得定居的資格。
宋真宗於是以其自稱音譯,賜名“一賜樂業人”,並告誡他們,既入華夏,當尊崇華夏之民俗,接受華夏之統治。
到了趙佶時代,又有不少一賜樂業人從南亞聞訊趕到開封,趙佶認為這表明我大宋對天下蠻夷有著偌大的吸引力,於是派官員熱情接待,並給予特權,讓他們可以不遵從華夏習俗,按照自己的方式繼續生活。
於是一賜樂業人開始在開封抱團生活,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包容的華夏人並不見怪,隻是將這些人信仰的宗教稱為“天竺教”,畢竟是從天竺地區逃難來的麼!
當然民間也有稱為“挑筋教”的,因為這幫人宰殺牲畜時喜歡將腳筋剔除了。
新漢建立後,王倫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打壓佛道,讓一賜樂業人看到了希望,數次去開封府請求,希望朝廷允許他們修建屬於自己的教堂。
但開封府尹包康覺得,前宋的官員尚且不批準,憑什麼到了新朝,我們就要滿足你們的要求?於是再次拒絕。
這一次燕雲十六州光複,一賜樂業人中的拉比覺得,這樣的大喜事麵前,皇帝說不定一高興就開恩了,於是也借著百官、百姓進賀表的機會,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很可惜,他們挑錯了時間,王倫可是清楚地記得,曆史上南宋滅亡時,泉州蒲庚壽家族乾過什麼惡心事,更記得第一次鴉片戰爭,向華夏瘋狂售賣鴉片的沙遜家族,那也是印度的猶太人。
他娘的,若你們不主動跳出來,我還真忘記了開封也有猶太人啊!
“去將楊林找來。”王倫將一賜樂業人的賀表丟在一旁,對立在殿外的焦挺喊了一句。
楊林的調查很快擺放在了王倫的書案上,情況比他想象中的略好,東京城內大概住了不到兩千名一賜樂業人,多為商販,集中住在兩條街上,被京師百姓俗稱為挑筋巷。
王倫沉思了許久,最終一道聖旨派到了開封府。很快開封府的官員就帶著衙役、安民司的官吏對一賜樂業人的定居點進行了一次大清查。
朝廷下旨,再次重申了前宋真宗皇帝時與一賜樂業人的約定,要求必須尊崇漢家風俗,早日歸為華夏之民,必須放開婚禁,並不得以教義約束族人。
一向喜歡小聰明的一賜樂業人頓時傻了眼。
王倫對猶太人很了解,你們不是喜歡搞母係認同嗎?不是喜歡用八分之一猶太血統吹噓嗎?不好意思,全世界都是搞父係認同的,我先給你們糾正過來!
在王倫的小本子上,一賜樂業也留下了名字,如果這些猶太人不肯遵從華夏習俗,無所謂,他可以自掏腰包,把這些人送回天竺,哪裡來的就回哪裡去嘛!
宗教信仰自由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大殺器,這是新漢諸多改革政策中,推行最為徹底的一條,就好比梁山吸收了方臘殘部,在蓬萊府設了一座摩尼小教堂,但摩尼教就連方臘殘部都不願意繼續信仰了。
蓬萊府的那座摩尼教堂,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座文廟,祭祀孔子、孟子、荀子等先聖,並無一人反對。
東京城的這件小事並不能掀起多大的波瀾,因為天下人的目光,都放在了燕雲十六州。
得益於金國對西京道、南京道的人口遷徙,新光複的這些州,大多是地廣人稀,朝廷連下數道聖旨,鼓勵百姓前往定居墾荒,官府推行均田的同時,也會減免三年的賦稅。
最先有所行動的卻是朝廷諸部中最低調的驛部,大量前宋禁軍、廂軍轉為新朝的工程兵,開始從雁門關、燕山府、中山府、真定府等向北修繕官道,設立驛站。
河東、河北大戰受傷致殘的士兵們,根據個人意願,就地卸甲為民,擔任地方裡長、保長、保正、驛吏、驛卒人等,或者在分配到的土地所屬的村寨,擔任民兵隊長。
在朝廷的鼓勵下,大批民間資金開始向北方流動。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