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鹹平府東北草原上的騎兵大戰,已經從清晨早飯過後一直廝殺到了半下午。
連番的大勝,讓漢軍士氣高昂,也讓一部分漢軍將領驕傲了起來,覺得金國不過土雞瓦狗,是個不錯的對手,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完顏婁室便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這個金國名將可不是浪得虛名!
林衝采用了波浪式的連續衝擊,出戰各部都要在運動中尋找合圍金軍的機會,若是遇到一般的將領,隻怕早就被漢騎這種源源不斷的衝鋒給打崩了。
但完顏婁室靠著臨陣不斷調度,硬生生地抗了下來,而且還數次尋找到機會,反衝了三次,讓漢騎始終無法形成合圍。
可惜再高明的臨陣指揮,也無法彌補士兵素質的差距,由於前次被完顏海裡拖累、被韓世忠打殘了部下,完顏婁室從河東血磨戰場帶出來的一萬精銳騎兵,現如今隻有四千餘騎。
而吳乞買這一次派給他的騎兵,多是嶺北野人、生女真、東海女真,以及一批歸順金國較早、被金國所信任的契丹、漢人騎兵等。
契丹、漢人騎兵還好,至少還懂得小範圍內的戰陣配合,知道彼此呼應,其餘生女真就沒有這麼高的軍事素質了,若論單兵作戰能力,的確可稱的是勇猛凶悍,但這種數萬人規模的大戰,再武勇又如何呢?
漢軍騎兵若論騎術,整體而言是不如金兵的,但漢軍的騎兵,從入伍被挑選參加訓練時,教官們就反複交代強調一句話:要有戰術配合,任何時候不得亂了陣型。
所以即便是對衝中的混戰,漢騎往往以三人為最小規模的戰鬥隊伍,你金國捉來打仗的嶺北野人再凶悍,難道還能擋得住三個人的同時攻擊?
漢軍重配合,重戰術,而受召而來的漠南牧民們,則發揮了祖上當慣了馬賊的優良傳統,騎射、襲擾,在側麵給予了漢騎相當好的輔助與配合。
漠南騎兵們騎術精通,射術普遍都不差,相比漢軍與金軍,差的反而是貼身肉搏的能力,畢竟他們沒有漢軍那般精良的鎧甲作為防護。
汪古部的首領李納摩表現得很是興奮,這人是個極懂變通的,漠南混亂時,他就自認為是達靼人,也跟著強大的克烈部信仰景教。漢軍到了漠南,他立刻轉換信仰,信了佛教,將自己的族群身份認定為了沙陀人。
在唐末五代,沙陀與其說是一個民族,不如說是一群軍事雇傭兵集團,首領不局限於沙陀人,也包括相當一部分漢人軍閥。
但是當王倫有意推崇道教,將道教散播到草原後,李納摩再次表示,我這個李,乃是李唐王朝的李,是晉王李克用的李,也是隴右那個李,雖然咱混了點兒達靼血統,那也是不十分純粹的漢人啊!
於是李納摩再次改信道教,編造了借口,說汪古部世代遊牧的陰山東麵的大青山上,有慶雲環繞,於是上表皇帝,給自己定了個道教的名號,叫作“青雲居士”。
王倫雖然同意了,但對李納摩是否真的崇信道教嗤之以鼻,一點兒也不信。汪古部為首的漠南諸部為何如此賣力,還不是因為漢軍攻克大定府後,給他們劃定了大片的牧場,將不少女真、契丹犯官的妻女當作財貨和賞賜給了漠南牧民嘛!
王倫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古訓一直深信不疑,他對草原、東北諸族一直抱著很深的提防,這種提防與民族歧視沒有任何關係,因為王倫很清楚,族群戰爭不過是為了搶奪生存空間,從無對錯之分,站在漢人皇帝的立場,他必須擴大漢人的生存空間。
但這並不意味著漢人就一定要趕儘殺絕,隻要能夠保證漢人的持續強大,他也願意與諸族和諧相處,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對方不要惹事,願意接受漢人王朝的統治。
此刻在戰場的李納摩就格外興奮,他的將旗甚至做了修改,附上了一個顯眼的八卦陰陽魚標誌,跟著漢軍作戰,漠南牧民搶糧搶錢搶女人,漢軍有肉吃,他們也能吃一口肉,這個時候不賣命,還等什麼?
這一戰漢軍方麵再度占據了兵力優勢,漠南牧民們不會戰術和陣型的配合,但是沒關係,跟在漢軍騎兵後麵撿漏誰不會啊!
於是每當漢騎通過小範圍的戰術切割出一塊金兵來,漠南牧民們就興奮地呼嘯而至,像群狼一般圍殺過來,然後便隻留下一地的屍體。
李納摩的戰馬上,已經懸掛了兩顆滴著血的人頭,一顆是嶺北野人的,一顆是女真人的,他對嶺北野人與女真人的區彆辨識得很清楚,目的也不是搶軍功,而是為了威懾。
“天尊大老爺在上,殺金狗啊!”李納摩甩落了鐵槍上的血跡,他剛剛帶領部下剿滅了一夥被漢軍切割的三百餘人的金軍騎兵,便大喊著朝著下一個方向衝去。
李納摩口中的“天尊大老爺”,其實就是道教信仰的元始天尊。
道教自誕生後,最高神本是太上老君,但東晉時著名道教領袖葛洪提出了“元始天王”的概念,到了南北朝時,南梁的道教領袖陶弘景梳理道教神仙譜係,到了南北朝末期、隋朝初年,三清的概念徹底成型。
各個道教派係尊崇的至高神並不完全一致,三清都屬於至高神,但前宋的儒家已經開始提倡佛道儒三教合一,加之受到了一些來自天竺的佛教影響,三清便有些類似於婆羅門宗教體係中的三相神,當然隻是類似,內核是完全不同的。
宋真宗為了個人的名聲,將玉皇大帝的地位不斷抬高,但王倫認為,華夏的神話神仙體係必須大致梳理一番,就像陶弘景曾經做得那樣,至少得有一個能夠與漠南草原流傳的薩滿宗教中的“天”、“騰格裡”、“祁連”對應的一個概念神仙。
於是元始天尊就被推舉了出來,為的就是對應薩滿教義中的“天”,而玉皇大帝的地位,大概就對應了景教中的“阿羅訶”,也就是所謂的上帝。
所以李納摩的這句話,若是放在漠南漠北,大約就是“騰格裡在上”、“長生天在上”,若是以漢人的習慣,那就是“蒼天在上”。
聽到大頭領激情呼喊,汪古部的騎兵們也跟著大喊了起來,他們的認知很是樸實,都說中原的皇帝是天子,那麼皇帝陛下下令殺金人,我們就是遵照了上天、天尊大老爺的指示,順便也為了五十貫的賞錢!
到了下午時分,金軍徹底被漢軍和瘋狂的漠南牧民騎兵淹沒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