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主導並強製推行的均田製度,按照戶數人口均分土地隻是基礎,王倫的主要目的,是要讓百姓們都有田種,同時將土地的兩稅征收對象擴大。
前宋不抑土地兼並,皇室占據大量土地為皇莊,權貴士大夫們名下有大量的土地,若按照王安石變法時統計出來的數據,占天下人口不到10的士大夫們,擁有超過47的耕地。
儘管前宋時期的士大夫們也要根據名下土地的數量和質量繳納兩稅,但財富還是不可避免地大量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所以王倫剛剛稱帝時,對均田令極度不滿的士紳集團們四處造反,淮南、江南、江西、湖北、湖南諸行省各種起事,隻是在新漢官方的宣傳裡,隻有當初江陵府梁楊祖屬於前朝餘孽作亂,其他造反都被認定為“匪亂”。
蕭嘉穗坐鎮江南、浙江兩行省,韓世忠領兵從淮北、經淮南一直殺到江西,嶽飛則從河南、湖北、湖南一直殺到廣西北部,可以說短短數年之間,新漢朝廷就對南方大族進行了一次肉體消滅式的大清洗。
在武力威服之後,殘存的士大夫們不得不選擇了對朝廷的妥協與合作,事實上一開始王倫並不打算舉起屠刀,他更期望通過談判,比如某個大地主名下有數萬畝土地,那麼朝廷願意給予政策優惠,引導該地主轉向農產品加工業、手工業等,從而讓出土地。
但到手的利益就這麼吐出來,哪怕王倫願意以利益置換的方式來調整,還是有大批的人不願意。
屠殺式的清洗結束後,均田令被強製推行,一如前宋製度,朝廷將土地分為上、中、下三等,稅率各有不同,一些附加的雜稅被減免作廢,正稅的稅率被確定。
在此基礎上,朝廷又規定,凡有土地的百姓要出徭役者,可以以糧食、錢或者土地的產出作為支付,即“以錢代役”。
所以王倫沒有直接推行“攤丁入畝”,但人頭稅實際上卻分散在兩稅以及其他一些附加稅之中,朝廷出錢雇傭役工,也算是延續了王安石的變法,漸漸成為主流。
均田令的強製推行以及嚴格監督,讓民間爆發出了極大的生產熱情,從洪武五年開始,湖北、湖南二行省的糧食產量,就已經趕上了江南地區。
太湖附近的蘇州姑蘇府、平江府、湖州吳興府、常州毗陵府糧產富足,民間已經有“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這幾年又漸漸有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由於蕭嘉穗在江南坐鎮時的引導,朝廷延續了前宋時的海貿,寧波、姑蘇兩大市舶司的設立,讓江南、浙江二行省的百姓們更願意多種桑樹多養蠶,從而建立了諸多家庭式、家族式的紡織場、各種加工作坊。
但王倫的觀察角度卻是另外一個方向,唐朝時氣候溫暖,號稱“雪不過淮”,淮河以南也有降雪,但與淮北地區相比,幾乎是可以忽略的。
但到了前宋,這個說法幾乎消失了,隻是從宋哲宗以來統計的降雪情況,東南降雪尤多,反而更甚於兩湖,這讓王倫思考了許久。
最終他隻能給出一個模糊的解釋,那就是曆史上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短暫降溫,是從北方逐步向南的,由於海水的熱容比,導致沿海地區相比內陸表現得更突出一些。
由於新朝立國以來,連續對金國、西夏用兵,南糧北運早就成為主流,天下各地就形成了“四大米市”,即山東行省的蓬萊府、江南行省的揚州廣陵府、江西行省的江州潯陽府、以及湖北行省的鄂州江夏府。
蓬萊府是北方海貿中心,也是朝廷向遼東地區運糧的中轉;揚州廣陵府則是從長江經淮河入東京城的漕運起點,江州潯陽府則地處鄱陽湖與長江的交彙處,至於鄂州江夏府,則是因為漢水與長江在這裡交彙。
這其中隻有蓬萊府的糧食產量不高,其他三府都位於新朝主要產糧區域,有水運之便利,故而商貿發達繁榮。
江夏府城北漢水附近,有一片十餘裡長的江灘,以朝廷官辦的軍糧作坊為中心,東西設了不少民間參與的軍糧生產作坊。
這些軍糧作坊都效仿官辦作坊的做法,在江邊立巨大的水車,通過水碓晝夜不停地舂米去殼,經過清洗和挑選雜質後,便入蒸籠煮熟、暴曬,如此反複至少十次,一百斤米就變成了二十斤。
二十斤的米,被水力、人工壓縮成為餅狀、塊狀,其中還摻雜了芝麻、黃豆、臘肉或者魚乾碎塊,以黃紙包裹,就成為了一塊塊製式的軍糧。
這種壓縮式的軍糧,並不是王倫的新發明,而是《武經七要》記載的做法。
隻不過這種方法並不是朝廷主要軍糧的主流製作方式,主要供軍官以及立功士兵行軍途中食用,漢軍的軍糧是炒米。
炒米同樣不是王倫的發明,因為這技術是石秀從漠南帶回來的,由於西北地區多產小米,漠南的許多牧民為了糧食,也學著漢人種植小米,但種植更多的是糜子,也就是黃小米。
漠南的牧民們將糜子清洗乾淨、挑揀雜質後放入鍋中蒸煮,待破開米嘴後出鍋,以乾淨的沙子炒熟,炒出的糜子很硬。
這種方法其實還是從漢人這裡流傳過去的,隻是西北漢人百姓習慣於在米嘴未破之前就出鍋,二者唯一的區彆,就是漢人的炒米更鬆軟,不如漠南牧民的方法那般耐嚼。
在王倫的要求下,兵部改進了炒米技術,大米、小米也都如此炒製,在炒熟後去殼,又添加熟的碎黃豆、乾果、臘肉等,壓實後包裹,製成筒狀,這樣漢軍士兵就根據飯量自己切割了來煮食,也可以就著清水乾吃。
為了營養均衡,河北、山東、河南三行省還提供了大量的醬菜,朝廷也收集了肉類、乾魚、醃魚、蔬菜、豆類製品等送往前線。
在漢軍北伐攻滅金國的過程中,隻軍糧這一方麵,就有超過三分之一是由民間的作坊參與提供的。
可以說滅金之戰讓民間許多商人嘗到了甜頭,朝廷下了訂單,作坊開工,務工的百姓也多了收入,故而朝廷那裡剛剛有些攻打西夏的口風傳出來,類似的作坊、工業園區最為集中的山東、東南諸行省的百姓們就變得群情激昂。
尤其是南方諸行省的百姓們,在朝廷的大肆宣傳下、在切身體會下,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愈發高漲了起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