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內,在滅金之戰結束後,不少將領就被王倫帶了回來,留在京師任職。
盧俊義就以北衙禁軍騎兵都指揮使的身份住在了京師,他也算是中年得子了,第一個妻子與管家私通,在王倫稱帝前後,盧俊義才再次結婚。
春節將至,盧俊義就在家中與燕青等曾經的副將、朋友們聚在一起設宴,討論的話題自然離不開各自的兒子們。
白勝抱著兒子笑嗬嗬地向一群勳貴們炫耀,他生了一堆女兒,可把白勝給發愁壞了,請安道全幫忙診斷調理,總算是生了個兒子,便心疼得如同寶貝一般。
林衝在一旁也是滿臉笑意,他與妻子結婚後一直沒有生育,上了梁山後被安道全施藥調理,生了個女兒,在林娘子的做主下,林衝又納了妾,得了一對雙胞胎兒子,讓林衝頓時覺得人生無憾了。
梁山眾頭領們普遍結婚生子女較晚,這也是無奈的事情,畢竟都是廝混江湖的人物,若是能有個安穩的生活,一群人也未必能夠聚在一處了。
“小霸王”周通才被王倫從河東抽調回來,便湊到白勝旁邊,想要跟白勝攀個親家,他不求自家兒子有多大的出息,能跟自家兄弟結個親,他覺得便是皇帝陛下也放心。
“兄弟,我看上你家老二姑娘了,與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定個婚約,咱們也親上加親,如何?”
周通看到兒子周繼祖正在隔壁與時遷的兒子兩個人玩鬨,便笑嗬嗬地問。
白勝自然是沒有意見的,他跟時遷兩個人共事最久,早就約定好了婚姻,隻是時遷是個坐不住的性子,已經跑到嶺南,負責黔中行省土司的監視工作,所以時遷的兒子就被白勝當作未來的女婿和半個兒子幫忙看護著。
白勝本人雖然相貌不怎麼樣,但他娶了一堆小妾,有幾個女兒長相隨娘,長得還算周正,隻是本朝又不講究什麼出身,他其實也發愁幾個女兒的將來的。
周通在上梁山前名聲不怎麼樣,畢竟有過強娶的行為,但入夥梁山後,就變得老實起來,不老實不行啊,一群本事非凡的頭領們,再加上王倫的管教,他也頗有些洗心革麵的樣子了。
周繼祖跟太子的關係很好,屬於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周通久在外地坐鎮,王倫也替兄弟們用心,周繼祖也就調皮了一些,性格也不是很頑劣,單這一點白勝就很滿意了。
兩個人在那裡討論結親的事情,林衝和盧俊義卻在那裡討論朝廷對外的軍務。
“教頭以為,盧某向陛下自請入西域一事,可行否?”
盧俊義自回京師後,養了養傷病,看顧了家庭子女,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動一動。滅金之戰盧俊義完全是以一個衝鋒陷陣的猛將在廝殺,他有自知之明,於是就將自己當作唐太宗時胡國公秦瓊那樣的鬥將。
似他這般不顧戰場凶險的搏殺,免不了要受各種傷,但盧俊義雄心未泯,覺得自己應該還是繼續闖一闖的。
總不能叫小師弟嶽飛威震西域、史文恭入鎮龜茲,他這個大師兄卻仍舊碌碌無為吧?
在山寨習慣了以“教頭”相稱呼,林衝也不以為意,他上山時就已經三十多歲了,如今已經年過五十,兒子還小,總得悉心教導一番,所以他也沒有多少要繼續爭功的心氣。
似盧俊義這樣的騎將,去日本顯然是大材小用,所以盧俊義是想著也領兵去打可薩突厥汗國,這樣也不會跟嶽飛、史文恭起多少衝突。
林衝覺得盧俊義這個想法有些難,攻打可薩突厥汗國,朝廷目前並不打算派出太多的兵力,畢竟也不清楚收益如何,所以前期肯定是以小股騎兵試探性進攻的。
“老兄若有想法,不如自請入嶺南,也學徐教師那樣,暫出任一行省巡察指揮使。朝中不少東南出身的官員,可是奏請兵出東南海外的啊!”
林衝是國公,有資格參與到一些重大的朝廷事務會議中,所以他知曉的內情也更多。
徐教師就是徐寧,他如今從江南轉調湖北,林衝覺得西北戰事盧俊義恐難以加入,嶽飛史文恭師兄弟已經在那裡了,再將盧俊義調過去,即便王倫答應,朝廷內閣會議也不會通過的。
“教頭的意思,是大理?”
盧俊義放低了聲音,在西夏滅亡後,朝堂就出現了一股聲音,認為朝廷若再用兵,就應該收複大理國,這樣才算是恢複了大唐榮光。
隨著對日本倭國的戰事發起後,朝堂一部分激進的官員就叫囂著收複交趾,他們覺得以朝廷如今的實力,完全可以同時開拓三個方向的戰場。
畢竟西域的大軍主力,是抽調、引導的草原諸部牧民,漢軍總共就放了三萬左右的兵力;而攻打日本倭國,朝廷的主力是水師,又吸納了民間的力量,兩個方向朝廷總共投入的兵力,還沒有超過七萬。
論兵力投入,還不如滅金、滅西夏時,所以朝廷是有餘力收複大理、收複交趾、收複東南諸藩屬國的。
王倫將主要精力放在北方和西北,一開始朝堂上的反對聲音是相當多的,都認為應該繼續開拓東南,而不是跟北方的蠻夷死磕,徒費大量財力和人力。
但西夏滅亡、絲綢之路再次暢通後,這種聲音就漸漸消失了,因為朝廷海路通暢,王倫以北方出人、南方出錢的方式梳理了北方草原與西域後,受益就惠及了整個天下。
嘗到好處的南方諸行省,尤其是浙江、福建、廣東三行省,都希望朝廷加大對南海水師的投入,打通與天竺印度方向的海路,打通西洋。
至於對收複大理國最熱切的,反而是四川行省,被李綱梳理、治理後的蜀地,迫切想要打通自蜀地經大理國入東南暹羅等國的商道,所以各個行省的訴求不一,核心卻都是期望朝廷繼續對外開拓。
盧俊義拈著胡須,想起了從廣西轉調湖南的高可立,漢人耐寒不耐熱,嶺南瘴氣橫生,高可立就曾上書朝廷,建議安撫嶺南土著山民,以嶺南百蠻為兵,仍舊以利誘之,以攻大理、交趾等地。
這個建議被接受了,高可立眼下就在湖南練兵,挑選的是武陵蠻。
“既如此,某便試一試!”
盧俊義下定了決心,西北去不成,那就闖東南,他追不上嶽飛的步伐,至少也不能落後史文恭太多不是?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