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壇之浦海戰二)
藤原賴長希望奪回長門海峽的控製權,這樣搖擺不定的長門國就會被日本重新控製,而日本則有了一條更加方便反攻回九州島的重要道路。
作為瀨戶內海的西門戶,長門海峽很是狹窄,漲潮落潮的高差甚至達到了四米,藤原賴長與源為義認為,海潮對處於進攻方的日本水軍是有利的。
但是他們顯然不清楚,王倫從梁山時代就重視水師,如今中原王朝已經開始嘗試將周邊海域水文情況形成理論化。
自南向北的“日本暖流”也影響到了長門海峽,所以阮小二便趁著漲潮時分,將幾乎所有的水師戰船率先穿過了長門海峽,就停泊在了築前國的崎司門東南海域。
洪武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近中午時分,從瀨戶內海西側兩個小島千珠、滿珠島出發的日本船隊,就在壇之浦海域的南側,遭遇到了來襲的朝廷水師。
阮小二集結了超過六十五艘火炮船,另有七十八艘臨時改裝了的運輸船,再加上四十艘補給船,出現在了日本水軍的視野之內。
當看到朝廷水師的船隊出現後,藤原賴長渾身忍不住顫抖了起來,他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一座座浮動的小山,黑壓壓地從西南方向湧了過來。
“這就是唐船麼?”
藤原賴長手中的折扇已經掉在甲板上,他隻覺得滿口苦澀,他精通漢家文化,能夠背誦蘇軾的詩詞,能夠默寫武侯諸葛亮的《出師表》,但現在他實在找不出任何語言形容自己所見的一切。
藤原賴長知道中原人對船隻的計量單位,對麵這些戰船,恐怕最小的都有兩千料以上,最大的那幾艘,怕是有六千料以上了吧?
至於己方,他以為自己拚湊了八艘一千八百料的大船,應該能夠跟中原來的唐人掰一掰手腕了吧,然而現實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擊破了他的幻想。
在不遠處另外一艘戰船上,源為義駐著倭刀,滿眼震驚:“這…這就是平氏的對手嗎?”
他突然覺得自己先前對平忠盛的嘲笑,顯得格外可笑。
阮小五作為先鋒,此時正赤足立在他的旗艦“昆崳號”上,手持望遠鏡,哈哈大笑:“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便倭人來一萬艘這般小船,也不足為懼!”
昆崳號的巨大桅杆上,有一座了望台,從上麵墜下一根繩索,一個傳令水兵解開繩索綁著的錦囊,快速送到了阮小五的麵前。
那是在中軍位置的阮小二,通過旗語傳遞而來的命令,阮小五打開錦囊,掏出了望台上的司旗兵寫下的紙條,仔細看了一看,便狂笑地說:“給五蓮、熊耳、蒼岩、王屋、雲台諸船發旗語,隨俺突過去!”
了望台上的司旗兵便開始忙碌地打起了旗語,昆崳號為首的先鋒船隊,便迎上了日本水軍左翼的船隊。
負責指揮的是日本播磨守源師賴,這個據說是日本第七任天皇後人的源氏貴族,在日本向來以善水戰而聞名。
但源師賴沒有一點兒底氣,看到朝廷水師船隊出現在視野的那一刻,他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打了。
朝廷水師的大船實在太有壓迫感了,尤其是百餘艘大船,揚著巨大的白帆出現時,源師賴不知道該用什麼戰術去迎敵。
昆崳號等六艘火炮船脫離了前軍,源師賴覺得自己還有些機會,也主動指揮著船隊迎了上來。
然後他就看到昆崳號突然轉彎,將船身對準了自己的船隊。
梁山時代水師的火炮船,最早是將火炮固定在甲板上的,但很快在王倫的指點下,火炮下移到了船艙中部,一如幾百年後西方的火炮船規模。
甲板上則延續了華夏戰船的精華,設置了拍竿、撞木,甚至還安裝了一種固定式的小型投石機,可以投擲裝了火藥的陶罐,可以視為水師版本的“震天雷”。
昆崳號等六艘火炮船便一字橫向排開,船艙中間的火炮蓋板紛紛打開,露出了黑乎乎的火炮炮口。
昆崳號是四千五百料的大船,但火炮船可謂是中原造船技術的精華凝結與集大成的造物,雖然龐大,但一點兒也不臃腫,航行速度、調轉方向也不是慢吞吞一如烏龜一般。
源師賴仍舊抱著跳幫戰的思維,拚了命地想要將船靠過去,但阮小五隻想尋找日本船隻的側麵船身,六艘火炮船就如同遛狗一般,將日本水軍左翼船隊遛得隊形越來越亂。
靠著不差的機動性,昆崳號終於找到了機會,隨著第一門火炮發射,十八門火炮依次發射了起來,石彈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一艘來不及躲避的日本小船,就被一炮擊中,桅杆被打斷,半個甲板滿是飛濺的木屑,露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大窟窿。
源師賴的船隊中,有七八條小船艱難地避開了石彈激起的大浪,離昆崳號越來越近,領頭的倭人將領臉上露出了無奈的恐懼。
昆崳號實在太高大了,他的小船顛簸,完全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倭人水兵拋擲的繩索,連昆崳號的甲板都夠不著,他不甘心地張起長弓,狠狠地向昆崳號的船身射了過去。
泄憤似的一箭顯然無法對昆崳號造成任何傷害,倭人將領突然覺得頭皮發麻,他抬頭一看,甲板上湧出來一群手持震天雷的漢人水兵,爆炸聲接連響起,他來不及察看自己的船隻哪裡受損,一塊巨石就撲麵而來。
那是昆崳號上的拍竿,以絞盤為動力,吊起巨石,靠著重力勢能狠狠向這艘離昆崳號最近的倭船砸了過來。
一聲巨響之後,這艘倒黴的倭船便被巨石直接砸斷,不少倭人水兵站立不住,跌落下海,卻被行進的昆崳號卷起的波浪迅速吞沒。
昆崳號就仿佛一個全身覆蓋的重甲武士,揮舞著巨錘,闖入了一群侏儒當中,遠靠火炮,中等距離靠投石機,近程靠震天雷、拍竿、撞木,再加上甲板上的朝鮮弩手,根本就沒有一合之敵。
這是一場單方麵弱勢兵力的完全碾壓,倭國落後的造船工藝、落後的武器裝備、落後的海戰戰術,使得戰爭從一開始就迅速地一邊倒了下去。
當昆崳號等六艘火炮船離開了西南海域後,這裡隻留下一堆燃燒的、尚未沉沒的、正在沉沒的殘船,以及仍在海中掙紮、倉皇求救的倭人水兵。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