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虞允文的漠北見聞
已經從大定府出發、經臨潢府北上到了俱樂泊的虞允文,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會寧都督府都督楊誌數年之間數次越過黑龍江,對塔塔兒部殘存勢力進行追剿,於是越來越多在嶺北地區生活的小部落被漢軍發現,然後被楊誌以武力說服,便派遣使者入京師為貢。
於是俱樂泊以北、黑龍江上遊,就有十多個小部落南遷,在效仿漢人開墾耕種土地外,也不忘了漁獵的傳統,同時又找到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那就是在原始森林中尋找中原商隊需要的各色木料。
隨著漢軍的強勢,中原對漠北的影響力,就體現在了方方麵麵,除了服飾向中原靠攏外,許多半定居的漠北百姓的家中或者帳篷中,也多了許多漢式的家具。
廣吉剌部除了向中原提供了萬餘精銳青壯西入西域外,不少牧民主動向漢人學習,這裡就出現了一座木料加工作坊。
小馬紮就成為了拳頭產品,從漠北各處采買皮革、采買木料,僅僅去年,這裡就向漠北諸部售賣了超過兩萬四千具馬紮。
虞允文覺得有趣的是,這個作坊也效仿內地,出現了流水線作業的雛形,關鍵是作坊主人不是漢人,而是一名廣吉剌部小頭領的兒子,他曾經在大定府學習了兩年多,接受了最正規的漢式教育。
更讓虞允文覺得自豪的,是作坊主人一身漢家儒生的打扮,也就一張闊臉能夠辨認出漠北人的身份,說著一口相當流利的漢話。
甚至這個作坊主人還加入了俱樂泊附近的一個文社,一群小貴族子弟們聚在一起,時常寫詩論詞,得知虞允文的身份後,還熱情邀請他參與了一次文會。
還彆說,這些漠北儒生們寫的詩詞,頗有邊塞詩的風格,其中有些詩句,讓虞允文也忍不住誇讚。
不過文社的聚會並不局限於寫詩作賦,社員們還一起騎馬奔行,討論騎射功夫,討論朝廷對日本的東征,討論朝廷對西域的進攻。
“虞兄弟,你關係硬,能否讓我們也受朝廷征召,去西域走一遭?”不少年輕的漠北士子很熱切,他們也渴望建立功勳。
漠北士子沒有參加東征的打算,讓這些騎馬慣了的漢子乘海船,那簡直太煎熬了!
虞允文的確可以在朝中說上話,但他沒有大包大攬,隻是謙遜地表示,朝廷對西域的開拓,非三五年之功,諸君肯定都是有機會的。
當朝廷將漠北納入到天下經濟大循環之後,漠北的這些精英人群對中原的認同感已經相當深了,這是因為朝廷在許多事務方麵,並不搞歧視,讓許多漠北人覺得自己難得被南方的中原看作正常人了。
沒辦法,遼國時代契丹人肆意在草原挑起各種爭鬥,金國時女真人動不動來一場武裝減丁,漠南漠北的牧民們根本就不被南方的朝廷當人看待。
其實王倫也一直防備著草原諸部,但他延續了曆朝曆代對外的那種潛移默化的同化方式,至少他願意將草原人看作是人,是可以教化的蠻夷,而不是不知禮儀、無法交流的野人。
呼倫貝爾草原已經被朝廷戶部定名為俱樂草原,甚至激進的戶部認為,這裡可以設兩到三個府,但是在沒有足夠的漢人定居之前,設府的意義並不大。
從俱樂草原轉道向西,虞允文告彆了這群在漠北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年輕士子們,接下來他要轉道前往狼居胥山。
半路上虞允文遇到了另外一支小隊伍,是工部派出的探礦隊,朝廷特意設了司金署,領隊皆為司金校尉,是身兼了軍職的。
這是無奈的事情,畢竟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探礦多在野外山林之間,而且多少帶了許多玄學,朝廷隻有用軍隊來協助並保護,才能尋找更多的礦藏。
這支探礦小隊已經在漠北待了兩年多了,是跟隨著嶽飛入漠北時就來到的,隊伍裡充斥著各色人等,有工部從兵部協調而來的斥候,有懂堪輿之術的江湖野道,還有從司天監下設學堂畢業的學生。
領隊的司金校尉姓黃,此前是一名道士,朝廷不拘一格招募人才,他就靠著一手給人看墓地風水的本事,成為了一名小官。
虞允文很好奇,他很想知道給人看墓地是如何與探礦聯係在一起的。大約是長期在野外,少見生人,黃校尉很是熱情,便給虞允文說了許多。
他可以通過品嘗土壤的味道,分辨出附近是否有鐵礦或者銅礦,土壤、石頭的味道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味道就說明其中蘊含著什麼礦物。
這讓虞允文大為驚奇,隻覺得世界之大,果真是無奇不有,這般罕見的本事,實屬難得啊!
“狼居胥山中或許有鐵礦,但山石味道太淡,鐵石埋藏太深,挖掘不易,非人力可為也!”
黃校尉有些遺憾地說,還拿出了一張圖紙,將他估摸著有鐵礦的區域指給虞允文看,他倒不怕這種情報泄露,虞允文的身份已經確定,皇帝陛下親自派來掃灑楚國公封狼居胥的人物,將來必然是要登堂入室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虞允文注意到他的舌頭顏色有些發黑,估計是嘗石頭與土壤太多導致的,便也沒有多問,在國子監的學習讓他明白了一件事:不要隨意質疑專業人士的意見。
“漠北是個好地方啊,這裡產石炭、銅、鐵、金、銀、鉛,可惜大多難以開挖,也不知俺老黃辛苦這麼久,能否給後人留下些啟發,依著俺的估量,單漠北的鐵礦,若能被挖掘出來,北方三省家家都能添一口鐵鍋!”
虞允文被這個數字驚到了,他在河北參觀過冶鐵場,那些占地極大、數十座高爐、每日消耗石炭就是巨量的冶鐵場,讓他印象極其深刻。
帝國的長治久安,離不開鐵和銅,這一點虞允文非常明白。
他猜測黃校尉給他說這些,是期望自己給皇帝陛下帶個話,期望朝廷千萬不要因為在漠北收益不大就此放棄了北方。
第二日,虞允文一行人繼續上路,他恭敬地向黃校尉一行人鄭重行禮,帝國就是因為有這些在野外風餐露宿、奔波操勞、用心做事的官吏、人員們在,才會變得如此偉大啊!
虞允文並不知道自己在王倫心中就是下一任宰相之才的最好人選,他看到了沿途所見的諸多變化,也有了更多直觀的體會。
下一站,就是楚國公封狼居胥的地方,那裡是漢人重回漠北、宣示主權之地,虞允文要莊重地拜會並掃灑一番!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