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海貿的利潤_奪宋:水滸也稱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47章 海貿的利潤(1 / 1)

廣州南海府,長洲島碼頭,“漸台”號民船的火長黃忠雙臂搭在船舷上,望著港口外往來如織的船隻,將口中已經沒了味道的檳榔吐進了珠江。

按照華夏的占星術,天上的星空區域與人間的國、州是存在對應關係的,廣州便屬於鬥、牛、女的分野,也就是二十八宿北方玄武中鬥宿鬥木獬、牛宿牛金牛、女宿女土蝠對應在嶺南之地。

故而黃忠所在的這條船,便以牛宿牛金牛中的星官“漸台”為船名,意思是“近水樓台”。

黃忠這個名字聽起來挺誇張,但他不是漢人,而是疍民,當然在新漢建立後,皇帝陛下特下旨意,允許疍民上岸,也被編入官府戶籍,也被接納為了漢人。

疍民本屬於百越人,是秦漢東晉以來被不斷南下的漢人侵占了生存空間不得已以舟為家、漂泊在水上的。

故而一開始朝廷下赦令,廣東百姓們是極其不滿的,怎麼能夠讓低賤的疍民上岸呢?

故而一開始,陸地上的漢人與疍民之間發生了不小的衝突,但很快隨著朝廷加大了開海的力度,漢疍矛盾便被迅速轉移了。

廣東行省開拓呂宋,百姓們突然發現,疍民也是可以合作的,畢竟這些常年在水上討生活的人群,對船隻、水文、海洋極其熟悉。

於是不少疍民便被雇傭,在民船上負責一些技術工種,黃忠就是最早被漢人商船雇傭的那一群人之一。

王倫帶領的朝廷,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對各行各業的規則進行梳理、整理,使其變得規範化。

比如前宋時期的船隻人員,船長也稱綱首,又有副綱首、雜事等管理人員,梢工、火長、碇手、招頭、領航等技術人員,還有水手、繚手、鬥手、廚師、木匠等普通人員。

朝廷便規範了一條船上應該配備哪些人員,各自的稱呼、職責是什麼,並強製推行了下去。

廣東行省的疍民,多以黃、林、韋等為姓氏,作為負責“漸台”號上掌管勘盤、也就是羅盤,負責調整航線的火長,黃忠已經領隊從南海府前往峴山港、入三佛齊了八次,沒有發生一次意外。

前宋時期,廣州南海郡人口占據了廣南東路的三分之一,領有八縣之地,於是到了新漢成立後,這裡改為南海府,以南海縣為府衙所在。

至於原先的廣州南部,則分出了兩縣,與南恩州合並為了新的番禺府,而以番禺縣為府治,可以說這是天下諸府中,府治距離最近的兩個大府。

大致而言,南海府包括了後世佛山市、海珠區以北以東區域,番禺府則包括了番禺區以南以西一直到陽江市的區域。

因為若不如此調整的話,廣州南海府東麵的惠州博羅府人口隻有前者的三分之一,西南的南恩州,人口更是隻有八分之一,轄區麵積卻與南海府相當。

這就意味著南恩州幾乎沒有發展的前景,朝廷需要嶺南出現一個大規模的城市,但同時也需要考慮區域發展的均衡。

在朝廷完成了對廣東行省的行政區劃調整後,宋太祖時期廢置的番禺縣和四會縣複設,四會縣便分屬番禺府管轄,靠著前宋南恩州所轄的陽江、陽春二縣,四會縣便迅速發展了起來。

陽江縣產銀,陽春縣產鐵,四會縣縣衙所在地的佛山堡,在朝廷政策鼓勵下,便迅速發展出了諸多冶鐵作坊,成為了嶺南的冶鐵鑄造中心。

這裡還出現了一座由寶泉司分設、由本府官兵把守的鑄幣作坊,將東南諸藩國售賣而來的銅錠鑄為銅錢,再反售回去。

簡而言之,四會縣便掌控了東南諸藩國的貨幣鑄造權。四會縣這個縣置在前宋就廢了百餘年,朝廷複設之後,番禺府原本的建議,是以縣衙所在地為名,改名為佛山縣。

但王倫難得反對,做了批複,認為“四方來財、會集此地”,四會地名甚佳,不需修改,這個縣名就此確定,隻是本朝的四會縣與五代時相比,縣治向東南移動,移到了西江下遊。

“漸台”號這一次的任務,就是運送一批四會縣鑄造的銅錢,售賣到三佛齊,在銅錢被官兵押送上船之前,他們這些船員是不允許隨意走動的。

故而黃忠很是無聊,他不想乾押運銅錢的事務,但是沒辦法,誰讓綱首的家裡與府城那裡能攀些關係,便接了這樣的活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朝廷官方的船隻運力有限,南海、寧越兩大造船場開工日夜不停,朝廷已經有意在廣東增設一處大型官辦造船場,眼下正在選址。

長洲島碼頭船來船往,很快又一艘大船在引水員的引導下駛入港口,黃忠嘴裡又多了一顆檳榔,雖然朝廷的邸報說咀嚼檳榔有害,但海上漂泊的水手們都已經習慣了。

隔壁船位那艘大船停靠在了碼頭,船上有個人正要下船,抬頭一看,看到黃忠正趴在那裡發呆,便欣喜地高喊:“黃火長!”

神遊天外的黃忠這才回過神來,仔細一看,對麵有人招手,他也歡喜地笑了起來:“你這是活著回來了啊,老林!”

跟他打招呼的也是個疍民,是“和順”號的碇手,兩個人上一次見麵,還是半年多前在峴山港,黃忠記得和順號是前往暹羅運送一批瓷器的。

林碇手哈哈大笑:“有空不?晚上一起吃酒?”

黃忠擺了擺手:“下不得船,待有空閒時,再找你玩耍!”林碇手便也不多問,跟著船員們下了船,遠遠地招了招手便離去了。

碼頭工人便開始忙碌地卸貨,從和順號卸下來的,仍舊是一包包的糧食。

朝廷就這麼通過海外貿易,用工業製造的瓷器,一船便換回暹羅國數十船的糧食、生藥和木料,剪刀差玩得明明白白。

黃忠並不清楚,他這艘“漸台”號運輸的銅錢,有著多麼巨大的利潤。前宋趙佶時代,一斤銅大約值250文,可鑄銅錢320枚左右。

而東南諸藩國售賣給中原的銅礦,若按照提煉出的熟銅計算,一斤大約隻值不到35文,而寶泉司一斤銅可鑄幣330枚,利潤達到了誇張的十倍!

這也是朝廷要分割廣州南海府、在番禺府設寶泉司分作坊的緣故,這錢來得實在太快太容易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上邪帝 八零歸國大小姐的乘風破浪 真千金被棄?直播當紅娘火爆全網! 大佬自我淪陷,慫包人魚頂不住啦 八零大佬絕嗣?好孕嬌嬌一胎雙寶! 七零辣妻一撒嬌,硬漢老公乖乖寵 黑錦鯉三歲半,被豪門美強慘團寵了 帶崽離婚後,高冷陸總夜夜倒貼 被洪水衝換了性彆怎麼辦 蘇小姐斷情獨美後,商總下跪求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