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廢墟的廣島城內,沒有燃儘的殘垣斷牆之間,時不時還有黑灰色的煙塵蕩起,在倭國蕭瑟的冷風中搖擺。
戴著塞了棉花的麻布簡易口罩,潘紹將官袍下擺卷起,手裡托著一塊小木板,提著一杆毛筆,指揮著幾個朝鮮兵將一具倭兵的屍體刨了出來。
這大約是某個倒黴的倭人小軍官,挨了一發猛火彈,那個造型極其怪異的頭盔已經燒焦,屍體的甲胄也不全。
從死者生前的動作來看,這個倭兵死得很痛苦,猛火彈是以凝固的石油塊為主要原材料,所以大火燒融的瀝青也滲入鎧甲,粘在了屍體的肉上。
潘紹指揮著朝鮮兵將這個倭人屍體的鎧甲扒去,俯下身自己觀察著被瀝青、油膏燙傷的部位,然後自己記錄了起來。
他根據《武經總要》改良後的毒煙彈,也有類似的效果,除了散發出刺鼻的毒煙外,爆炸時若沾染到人的身上,油膏融化能夠很輕易地滲過鎧甲的縫隙,對人體直接造成傷害。
仔細地記錄了新式火器的威力後,跟隨潘紹的一名小吏便蹲下身來,從隨身的小木箱中掏出許多工具,開始切割這倭人屍體的喉嚨。
“毒煙入喉約六寸,喉壁有燒灼,約莫二三寸!”
前宋刑部檔案就留存了不少各地官府仵作的驗屍報告,譬如砒霜害人,仵作們就已經能夠通過喉嚨、食道的殘存,來判斷是生前飲砒霜自殺,還是死後被人灌入砒霜偽造自殺的情況了。
既然是要檢驗毒煙彈的威力和效果,這些驗屍程序自然必不可少。
幾個朝鮮兵愣愣地看著那名小吏熟練地割開倭人屍體的喉嚨和胸膛,都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喉嚨,眼神中對潘紹一行人充滿了驚懼和敬畏。
“再找兩具屍體,給溫太醫送去!”潘紹記錄完畢,便下達了命令。
這是漢軍攻下廣島城的第二天,劉錡與阮小七水陸配合,由水師負責運載糧草等後勤物資,他則領大軍沿著瀨戶內海北部一路向東推進。
日本境內多山地,所以許多相對繁華的城池都是沿著海岸修建的,人口也多集中在靠近海洋的位置,這就非常有利於漢軍發揮出水師的優勢。
日本諸令製國聯軍由於內部的混亂,被劉錡敏銳地抓住了機會,一舉推進近百裡,從吉敷川東岸一直推進到了廣島城。
阮小七則從海路率先趕來,源源不斷地向劉錡軍中送去炮彈,劉錡就在城外發動了一次猛烈的炮火轟炸。
在劉錡趕到廣島城外西側時,城內的日本軍隊貴族將領們還在爭論是守是退,漢軍就地開始砍伐樹木,搭設了數十具簡單的配重杠杆式投石機。
配合著火炮,漢軍便對廣島城發起了持續一整天的炮擊,潘紹帶來的猛火彈和毒煙彈,一戰就幾乎用了一半。
這一番狂轟濫炸,直接將城內的倭兵給打懵了,他們不是沒有見識過漢軍的火炮,但如此猛烈的進攻,還是頭一次見。
由於射程和精準度有限,漢軍對廣島城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城西和城西南方向,就此引發了城西的大火,並在混亂之中迅速蔓延到整座城池。
日本人的房屋多為木結構,簡直再適合放火不過,於是廣島城就遭到了建城以來最凶猛的一次大火。
眼看著乾挨打卻毫無還手之力,自己用的長弓射程遠不如漢軍的火炮和投石機,一支倭兵嚎叫著衝出城來,想要擊毀漢軍的遠程陣地,卻被漢軍的弓弩手齊發,大半射死在衝鋒的路上。
僥幸衝過箭雨的倭兵們,迎頭碰上了出列的漢軍騎兵,馬踏倭奴的場麵再一次上演。
當天夜裡,就有數名貴族和將領主動開城門投降,平忠盛、平清盛父子則領著天皇的禁衛軍和自己的私兵落荒而逃。
日本人的民族劣根性、或者說蠻夷之輩畏威而不懷德的特性表現得淋漓儘致,看到倭人貴族和將領們主動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劉錡便接受了他們的投降,這群倭人就在城外苦捱了一整夜。
沒有一個人逃走,看到漢軍的紅襖出現時,不管是軍官、武士還是足輕,都心服口服地跪地行禮,不敢直視。
這讓以朝鮮兵居多的漢軍將士們各個驕傲自豪得緊,劉錡便將投降的倭兵暫時混編,由朝鮮兵帶隊,入城熄滅火勢。
倭兵們很是聽話,甚至兩個朝鮮兵就能押著十個倭兵乾活。這些倭兵遠遠地看到漢軍的火炮後,居然五體投地行大禮,讓漢軍的炮兵們都感到莫名其妙。
在手下彙報了倭人是如何聽話後,劉錡稍稍放下了些戒備之心,便令火頭軍埋鍋造飯。
華夏由於地大物博,前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很明顯的因地域而產生的飲食差異。到了本朝,大致而言,以淮河為界,河北百姓多以小麥、小米為主食,而河南則以大米為主食。
由於前宋時期的戰事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北,所以前宋軍隊的軍糧就以麥麵為主,多攜帶胡餅,也就是胡麻餅、芝麻餅,類似於鍋盔和饢。
本朝的軍糧也以胡餅為主,還有一種應急乾糧,包括炒米、炒麵,摻雜了紅棗、核桃仁、杏乾等諸多堅果,配著涼開水就能湊合一頓。
此次朝廷東征日本,由於義勇水師加入,而義勇水師的糧草是由民間商船隊伍負責的,東征軍的軍糧就多了起來,江南和嶺南的大米就運來不少。
故而火頭軍做的飯,就分為兩種,煮熟的米飯,以及抽調而來的山東兵們習慣的煎餅。
菜則是醃菜、鹹菜,也有少量的豆芽菜,肉食主要是少量從漠南調集而來的硬羊肉乾以及海魚。
在九州島後加入的民間隊伍,就有不少人專門沿海打魚醃製了送往軍中,故而魚肉是最不缺的。
看到漢軍的夥食居然提供米飯和醃魚肉,還能分到一小條羊肉,鹹菜還管夠,這讓投降的倭人士兵激動壞了,要知道日本這個時期農業水平一般,物產不足,所以就是貴族們都提倡節食的。
分批吃飯的倭人們端著木餐盤,不少人吃著吃著竟然哭了起來,早知道漢軍的夥食這麼好,我們早投降不就早享受了麼?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