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袞擔心的那樣,果然沒兩天,彈劾李逵和他的奏章就擺在了王倫的案頭。
王倫隨意看了一眼,並沒有上心,而是準備按照慣例“留中不發”,畢竟李逵的彈劾奏章從他回到京師後就已經存了二十多本,都算不得多大的事情,比如賭博輸了醉酒暢懷步行回家,隻能算是“有辱朝廷官員斯文”,至少沒有傷人擾民的舉動。
在李逵之前,京師被彈劾次數最多的勳貴是晁蓋,晁蓋喜歡交遊,動不動就邀請朋友們宴飲,便被一些禦史官員們彈劾,甚至有人誇大其詞,認為晁蓋“陰結同黨,或意在謀反”。
王倫與晁蓋也算是老相識了,以晁蓋那種人生沒什麼追求、就隻求個儘興的性子,說他謀反簡直是胡扯!
晁蓋要地位不算高,要兵權很小,他就是個喜歡熱鬨的天性而已,所以王倫也從不擔心。
梁山舊將中,晁蓋與李應可以說是沒什麼大追求的典型,隻是與晁蓋喜歡熱鬨不同,李應在梁山時期的朋友也不算多,但畢竟也算是帶資進組的人物,王倫給了他足夠的體麵,李應公務之餘,唯二的愛好,一是練習武藝,一是聽戲。
他的府上也是京師勳貴、官員們家中少有的養了一個戲班的,但李應本就是大財主出身,他從不缺賺錢的門路。
似梁山眾好漢的出身,一旦富貴,難免得意忘形,王倫非常清楚這一點,他實在不願意留下個苛待功臣的罵名,畢竟當初一乾首領幾乎都是他遊說招攬而來的,在梁山時,眾好漢們也願意為了王倫的理想而奮鬥。
事實上華夏曆史上但凡開國皇帝,沒有一個說是要整治功臣的,哪怕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都想要君臣相得、彼此善終。
王倫為了防止出現功臣們墮落,用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給他們找事情做,逼著他們繼續進步,不給他們放鬆墮落的機會。
從開國以來,梁山一眾頭領們幾乎從未閒著,再加上史文恭主動掀起的“內卷”之風,凡帶兵將領們,不是在練兵就是在打仗。
他們的子女有王倫幫忙看顧著,府邸的管家時常被楊林拉去訓話,要求不得借助自家主人的名聲作惡,朝廷又廢除了蔭官製度,再加上梁山眾好漢大多家世親屬不多,所以勳貴們幾乎沒有犯法的行徑。
在這一點上,王倫是相當用心的,他有意以梁山眾頭領們為基礎,為新漢培養出可以延續的勳貴武將勢力,這樣朝廷才能夠文武並進,用兩條腿走路。
所以王倫甚至比許多梁山頭領本人還要關注他們的家風,也正是靠著他一直以來的威嚴和眾兄弟們的信任,新漢的武將集團在洪武年間,整體變現出了積極昂揚的姿態。
王倫眼下正在考慮的,是太子妃的人選。
王倫本人的後宮簡單,皇後以及諸妃子都是出身中戶之家,家族關係也都相對簡單,除了皇後的父親外,其餘妃子的父兄人等,王倫也並未封太高的爵位,而是賜兩代而終的非世襲爵。
那是因為王倫有一班同心同德的梁山眾兄弟,肯為著掃清汙濁世道而一起努力,可以說梁山是具備一定革命性的。
至於太子妃,王倫是很希望與眾兄弟們結個親的,畢竟任何一個王朝,幾乎都是開國時勳貴武將勢力能夠與文官抗衡,但隨著疆域穩定、政局穩定,幾乎就是不可避免地文官繼續做大而武將衰退。
因為科舉考試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帝國選拔新的人才,而武將是需要實戰經驗的,這個世界的確存在第一次領兵就能夠成為統帥的天才,但那樣的人物實在太少了。
王倫雖然組建了京師武備學堂,吸納了一批年輕的士子學習兵事軍務,同時也從各地漢軍中選拔基層優秀人才進修,但畢竟軍事對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
所以他打算與眾兄弟的女兒們聯姻,太子王聞被他教育得還不錯,有了處理政務的能力,但王聞畢竟不是軍中長大,雖然與許多武將子弟成為同學和朋友,也被梁山舊將們支持和認可,但畢竟還是差了些。
聽聞陛下要為太子選妃,而且還是要跟眾兄弟們聯姻,白勝歡喜之餘就頗有些鬱悶,他本人長得醜,入東京城搞情報工作後,也納了數個貧窮人家賣掉的女子為妾,納妾自然是要看臉的,所以白勝的幾個妾都很漂亮。
但他生了一堆女兒,隻能說模樣勉強稱得上周正,與眾兄弟們小聚,白勝說起有沒有可能讓自家女兒被陛下相中時,一群兄弟都勸阻:還是算了吧,老弟你這模樣如何你還不清楚?自家女兒咱們眾兄弟看得上,太子未必看得上啊!
故而眼下王倫的選擇其實也不算少,比如梁山著名帥哥花榮的女兒、另外一個帥哥石秀的女兒,黃鉞的女兒也不錯,武鬆的女兒也是可以的,還有唐斌、盧俊義、燕青、袁朗、張清、呂方、郭盛、史進、龐萬春、高可立等,這些兄弟外貌都不差,女兒自然也是漂亮的。
燕青夫妻倆都是帥哥美女,郎才女貌十分般配,但是王倫卻不得不將燕青的女兒放在最後,因為女方年紀實在太小了,不合適啊!
這件事王倫並沒有自己做主,而是與兒子商量著來,但太子表示,一切都聽從父親安排,讓王倫很是感歎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顯然王聞很清楚,身為皇帝繼承人,他的婚姻注定了是要進行政治聯姻的,這甚至不是考慮自由不自由的問題,在這個位置時,就決定了許多事情並不能完全遵照他的本意。
若以王倫的挑選條件,楊林也是有女兒的,但楊林很聰明地從未在王倫麵前提及,他是王倫的心腹,地位超然,可以說是王倫的私人侍衛官、兼朝廷特務總頭目,實在不適合與太子聯姻的,一旦太子登基,對楊家而言就是個災難。
留在京師的眾梁山頭領、在外地任職或領兵的頭領府中管家們都在密切地關注著這件事,但當楊林出現在花榮府上時,這件事大致上就塵埃落定了。
王倫最終還是選擇了與花榮結為親家,一來是花榮的女兒年紀與太子相仿,很合適;二來花榮夫妻教導子女有方,女方賢淑文雅;三來則是花榮眼下領兵跟隨嶽飛坐鎮西域,王倫需要表態,以示朝廷從沒有忘記遙遠的西域漢軍將士們。
至此太子王聞的婚期也已經選定,就定在了洪武十五年七月初八,七夕節後的第二天。
這也意味著太子正式成年,皇帝接下來就要考慮東宮官員的人選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