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三月,在邕州南寧府的盧俊義,作為新任的雲南行軍總管,召開了最後一次軍務會議。
本朝的諸部寺官署當中,戶部官員是最喜歡地圖開疆的,好比當初金國還沒有徹底消滅,戶部就已經討論朝廷要在東北、漠南增設哪些府縣了。
同樣地,收複大理國的戰事還沒有開始,戶部就已經重繪了地圖,將大理國定為雲南行省,甚至連行省內部的府縣轄區範圍都已經劃定好了。
前宋時由於大理國、大越李朝與中原的和平朝貢關係,廣南西路的駐軍並不多,正規禁軍隻有一萬人左右,主要駐紮在邕、桂二州。
嶽飛領兵打到桂州,隨後高可立受命坐鎮廣西,梳理之後驚訝地發現,這裡的禁軍實際數量大約隻有兩千八百餘人,可謂是前宋吃空餉最嚴重最誇張的一個“路”。
要知道廣南西路前宋時期統計在冊人口一百六十萬,名義駐軍一萬,實際隻有不到四千,但地方私兵卻達到了誇張的四萬多人。
嶺南地區的土客矛盾極其嚴重,漢人宗族勢力抱團,地方團練兵的具體數字根本無法統計,因為這裡的漢人是全民皆兵的。
同樣地,受前宋羈縻的州縣、內附的少數民族部落,也都各有私兵,這個反而容易統計一些的,大約兩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前宋在廣南西路的統治,大致上隻能維持在桂、容、邕、融這四個人口大州,其餘諸州的實際權力都是被民間宗族勢力把持著。
高可立就隻能以朝廷派來的數千禁軍為主力,招募本地漢人、土人,以剿匪為名義訓練為土兵,與南海水師為配合,這才勉強梳理了廣西行省。
為了儘可能緩和土客矛盾,朝廷在廣西行省的沿海地區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以官民合營的方式鼓勵推動各種手工業和工業作坊,從而吸引部分民間資本,讓一部分本地漢人大族先富了起來。
這樣一來,家族人口眾多的那些大族,被朝廷引導著走向海外貿易,朝廷通過讓利,勉強完成了均田。
但這種土客矛盾是無法徹底消除的,除非朝廷支持漢人來一場大規模的屠殺,但那樣一來,廣西就徹底亂套了。
因為廣西行省的許多少數民族,從唐朝以來與漢人的不斷接觸,已經開始了漢化進程,按照前宋的製度,這些少數民族屬於“熟戶”,按照本朝製度,就屬於半歸化人群,是屬於再往前一步就可以漢化了的百姓。
實際上朝廷認可的漢化,與儒家認可的漢化標準並不完全相同,若按照儒家的標準,說華言、用漢字、穿華服、習儒家經典、遵儒家禮製,這才算是漢化。
但朝廷認可的漢化相對寬鬆許多,隻要能夠與漢人交流,接受官府的統治,以對話而非暴力對抗的方式與朝廷相處,那麼朝廷就認可這些人為中原子民。
高可立任職廣西期間,漢軍以其一貫強悍的武力表現、朝廷以其一貫良好的公信力,首先贏得了本地漢人宗族們的配合與認可。
於是十餘年間,廣西行省的駐軍人數,從開國時的數千,變為如今的兩萬八千餘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接受官府整編的漢人宗族團練武裝以及新編練的土兵。
漢人宗族武裝之所以接受朝廷整編,是因為朝廷從一開始就站在了他們這邊,均田令整體是偏向本地漢人的,至於本地土著,朝廷則派遣官吏,協助他們開墾荒地,給予賦稅上的一些優惠。
這自然是不可能讓本地土著滿意的,但高可立在廣西的剿匪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配合的土著,就被本地官員將領們視為匪亂,漢軍聯合漢人宗族團練一同進攻,本地的漢人大族無不配合。
至於在這一過程中,究竟有多少匪亂被平息,朝廷從未對外公布,隻是大半個廣西就此安寧,被官府編戶造冊入籍的百姓人口,不分男女老幼,達到了二百一十餘萬。
高可立就是通過這種殘酷的“剿匪”,操練出了一支善山地作戰的土兵,同時也收伏了許多桀驁不馴的漢人宗族團練勢力。
故而王倫以盧俊義領兵收複大理國,怎麼看都是派人摘了高可立的桃子,故而王倫封高可立為南平侯,以雲南行軍副總管的身份,招募一批黔中行省的土司兵,隨時協助攻入大理國。
對於盧俊義的到來,廣西行省本地的土兵和漢人軍官們是頗有些不滿的,但盧俊義隻用了一件事就讓眾人口服:他接受任何人的武藝切磋挑戰。
前後二十餘人敗下陣來,騎戰、步戰、射箭,隻有一人步戰時與盧俊義支撐了超過十五回合,盧俊義就靠著自己強悍的武藝快速地打服了手下。
在高可立時代,廣西兵以藤牌手、弩兵居多,因為弩兵實在太好訓練了,按照兵部的各兵種訓練操典,弩兵的平均訓練周期是七天,快的話三天就能夠成型;長槍兵一個月,炮兵三個月至半年,刀盾兵一年,弓手三年,騎兵三年以上。
盧俊義到來之後,廣西就多了兩千騎兵,兩千炮兵,虎蹲炮以及紅衣小炮就多了近二百門。
這些騎兵、炮兵以及抽調的諸都督府兵馬,都是以一季為期,仿佛搬家一般,從北向南緩慢南下,每前進五百裡就要休整半個月,從而適應水土。
這個方式雖然讓朝廷在前期的軍費開支多消耗了一大筆,但抽調府兵多了適應南方氣候水土的時間,再加上朝廷抽調了相當一批軍醫,因輪換而出現的士兵病死傷亡事件,就在朝廷的承受範圍之內。
前宋時期福建兵被抽調入江西方向,結果數千兵力折損超過一半,因水土不服、瘴氣等原因,死亡超過十分之二三,引發了大規模的逃兵,結果近六成士兵死傷或者逃走。
故而朝廷在南方用兵,一貫都是非常謹慎的,當初嶽飛直下湖廣,打到一半主力就變成了趕來的蜀兵,又招募了些本地土兵,然後就被迅速抽調返回北方就是這個原因。
盧俊義來到廣西一年多,奏請最多的事情,就是希望朝廷多派醫者南下,對於醫藥護理的保障工作看得尤其重要。
這也讓他在廣西軍中的威信越來越高,畢竟一個愛惜士兵的上級,哪個不擁戴呢?
小範圍的軍事討論,盧俊義已經召開了數次,他與眾將商議的作戰計劃也得到了樞密院的批準,盧俊義準備效仿兩個師弟史文恭與嶽飛,爭取在半年之內解決戰事!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