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攻滅大理(三)_奪宋:水滸也稱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奪宋:水滸也稱王 > 第1075章 攻滅大理(三)

第1075章 攻滅大理(三)(1 / 1)

漢軍兵入大理國最寧鎮,卻把大越李朝嚇了一跳。

大理立國以來,前中期那也是西南、東南一小霸,與緬甸的蒲甘王朝、老撾高棉人的吳哥王朝乃至大越李朝都曾經發生過戰爭。

這一時期的暹羅國其實並未出現,中原仍舊稱呼吳哥王朝為真臘,在大理國南部,則存在著許多小部落,其中有個小國暹國,南麵則還有個小國墮羅缽底,嶺南海商習慣稱呼為“暹羅諸國”,用來指代湄南河流域的這些小國家們。

自秦始皇征服百越之後,中原王朝便對中南半島、東南亞產生了深遠而持續的影響,但由於漢人向南開拓的不連貫性,印度地區的天竺文明也憑借著海洋優勢影響而來。

可以說中南半島諸部落、諸小國,就好似體量巨大的兩個巨人之間,夾縫中生存一般。

王倫一直對曆史上的宋朝充滿了鄙視,是因為他覺得宋朝根本就沒有完成任何曆史賦予她的職責。

就好比唐朝這個巨人隕落,卻也將周邊可能對華夏產生威脅的勢力都一同拉進了地獄,吐蕃先於唐朝崩潰,草原部落大分裂,始終沒能夠形成一個統一的、可以威脅中原的勢力,東南的南詔也被打崩。

儘管有五代十國的亂世,但宋朝的曆史職責本該是終結一切、再度讓華夏變得輝煌。

結果呢?北宋不能壓製契丹遼國,不能阻止黨項西夏獨立,卻被北的女真金國偷了家,不得不劃江而治,然後漠北草原諸部吃雞大賽養蠱一般養出了個蒙古。

蒙古以外族第一次滅亡華夏,帶來了一個更加深遠的影響,那就是亞歐大陸的民族意識逐漸出現。

就好比北宋南宋時期的中南半島,受華夏文明與天竺文明的雙重影響,正在艱難的適應過程中,一眾東南亞小國國家製度不成熟,仍舊處於部落聯盟的形態,民族形態也無法確定,主體民族諸如緬族、泰族、越族、馬來族等都沒有出現。

然而蒙元入主中原,華夏文明自唐朝崩潰後、對中南半島本就衰弱的影響力就此消失,東南亞的許多主體民族開始出現,這也是明朝無法收複越南的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受華夏文明影響最深的越南都有了獨立的意識。

故而對於王倫而言,接下來的一百年,是重振華夏文明對四周影響力的最好機會,隻要壓製了漠北,使得成吉思汗那樣的人物再不可能出現,那麼因蒙古的四麵出征而引發的民族普遍初步大覺醒,就會延緩許多年。

新漢或許隻能夠將大越李朝收複,重新回到漢朝以來中原在東南亞的傳統統治範圍,但卻可以憑借著影響力,將天竺文明擠壓回到緬甸以西的若開山脈。

就如同眼下嶽飛以安西都護府將綠教文化限製在烏滸水以西一樣,隻要限製了天竺文明,華夏文明就可以繼續維持在這些地區的巨大影響力,從而通過數百年的時間,最終完成殖民與同化。

在這個宏偉的願景之下,收複大理國就有了更加現實的重要意義。

如同新漢開國以後對外發起的所有戰爭一樣,盧俊義帶領的征大理國東路軍,也延續了漢軍一貫“侵略如火”的風格,前方有朝廷提前布局的商人、密探收買大理國東部的諸蠻部以借道,以漢騎掃清道路,便迅速通過了特磨道以及最寧鎮東北,殺向了石城郡。

大越李朝在王倫稱帝時的國王是李乾德,不過沒幾年就去世,隨後即位的李陽煥在位十年也病死,傳位給了三歲的兒子李天祚。

幼子當權,那麼權力不外乎就要落入到外戚、宦官或者權臣手中,於是李陽煥的王後黎氏攝政,黎王後的家族沒有人才,為了穩固自己和兒子的地位,便寵信起了另外一位外戚,也就是李陽煥生母杜王後的弟弟杜英武。

杜英武逐漸掌握了李朝的大權,便頗有些篡逆的心思,鏟除了一些反對他專權的官員,但李朝的其餘世家官員,如蘇、武、楊、黃等家族,覺得既然無法對抗杜氏,那我們就抱大腿告狀唄。

這條大腿自然就是中原王朝,為此王倫特意命使者,按照前宋慣例,封李天祚為交趾郡王,杜英武不得不消停了下來。

朝廷在廣西不斷調兵準備收複大理國,杜英武甚至比高量成更加關注北方的局勢,誰知道中原王朝會不會聲東擊西,突然南下進攻李朝?

而且大理國的最寧鎮就在定水的中遊,定水就是紅河,若是中原與大理國聯手,沿著定水突然南下,是可以直接殺到李朝國都升龍城的,他不能不警惕啊!

心裡有鬼的杜英武看什麼都覺得是針對自己的,故而盧俊義這裡剛剛從特磨道向大理國東部進發,杜英武就慌忙抽調兵力向北江路富良府調兵以作防備。

大越李朝受中原的影響太深刻了,畢竟自認為是“巨唐靜海軍節度使、安南大都護”,所以李朝初年的行政區劃是學唐朝,以道、州、縣為名。

後來宋朝興起,李朝又效仿前宋,改道為路,等到新漢改路為行省、改州為府,李朝再一次效仿,也改州為府,富良州就變為了富良府。

杜英武還算是有些軍事眼光,畢竟六十多年前宋神宗南討,富良江之戰打得李朝稱臣,所以富良府的地理位置和軍事意義十分重大。

盧俊義還沒有發起在石城郡的規模戰役,李朝的點兵遣將消息先被本地的朝廷密探快速傳回到廣西,廣西方麵並無任何表示,隻是傳書南海水師。

於是南海水師都督李俊便以巡視為名,帶領著二十艘火炮船,向著富良江入海口的白藤海而來。

李俊在數年前就將大營從廣東南海府南移到了廣西寧越府,由於駐地固定,信鴿傳遞極為方便,所以李俊來得也極快。

但李俊還沒有趕到白藤海,石城郡陸良城之戰就已經結束了。

朝廷此次出兵打出的名號,其中一條就是認為大理高氏威逼諸部,要為三十七部蠻主持公道,得益於漢軍的良好口碑,沿途的幾個蠻部並沒有阻攔,而是就此借道放行。

原本應該是大理國最外部屏障的三十七部蠻如此配合,盧俊義親領騎兵衝殺在前,突進速度極快,甚至石城郡西南的彌勒部、中部地區的納詬部兩個蠻部主動派了數千青壯協助漢軍作戰。

在次後的廣西兵趕到後,石城郡中南部的陸良城就被漢軍一日而攻破!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雪色撩人 綁定空間商城,開局五個病弱獸夫 奉命吃瓜後,我的瓜田遍布全世界 暗欲深咬 千禧年:告訴沈總,這根高枝我不攀了! 血脈覺醒,帶領家族稱霸靈域 替嫁殘疾成首富 桃花從便利店開始 我的鬼靈無限進化,直至全球複蘇 折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