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送糧送到武德驛_奪宋:水滸也稱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奪宋:水滸也稱王 > 第1084章 送糧送到武德驛

第1084章 送糧送到武德驛(1 / 1)

“大家夥兒再加把勁兒,將糧食送到武德驛,咱們就可以回家了!”

穿一身青色小吏服、腳蹬一雙麻鞋的韋令禮不住地鼓舞著運糧的百姓們。

前宋延續唐朝製度,凡官吏者,三品服紫,五品服緋,七品服綠,九品服青。宋神宗元豐改製後,變為四品服紫,六品服緋,九品服綠。

本朝推行官吏一體,仍舊延續了唐朝製度,七品以下皆服青,似前宋時期的小吏群體,也都有了品級,以胸前的補子圖案為區分。

韋令禮就是廣西行省邕州南寧府思同縣的常平倉大使,自從嶺南的冼夫人主動歸中原後,韋、黃、林等就成為了嶺南的大姓。

這一次朝廷對大理國用兵,調度了廣西、廣東二行省的常平倉糧食,仍舊延續前宋製度,以百裡、二百裡、三百裡三種路程,通過雇傭百姓接力運輸的方式,將糧草運送到前線去。

若論天下大府,南寧府絕對是要排在前列的,因為前宋時期邕州屬下州、置都督府、名永寧郡、設建武軍節度,轄二縣、一砦、一金場,羈縻四十四州、五縣、十一洞。

大致上邕州的管轄範圍,包括了後世廣西的河池、來賓、貴港、百色、崇左以及南寧地區,朝廷可以設流官的縣很少,幾乎是被羈縻州縣給包圍起來的。

新漢改路為行省、改州為府,廣西行省的省衙所在,朝廷並沒有選在桂州桂林府,而是選定在了邕州南寧府。

這其實是很冒險的,因為廣西北部的桂、賀、柳等州漢人人口更多,這一地區的百姓漢化程度更深,對朝廷維護地方治理是更加有利的。

省衙定在了南寧府後,經過十餘年的治理,原先江南的思同州便由羈縻州變為縣,徹底歸為朝廷直接管轄了。

思同州的大致範圍就在後世崇左市扶綏縣,如今南寧府已經轄五縣之地,有三個羈縻州被消化。

故而被消化而設縣的三個羈縻州內部的官吏,多為本地大族子弟,韋令禮就是俚僚,當然這種帶了些侮辱性的稱呼都是民間性質的,官府的稱呼則是“土人”,意思是本地土著百姓。

也有稱呼為“洞蠻”的,因為本地土著百姓多以地域或者姓氏為族稱,如“西原蠻”、“黃洞蠻”等,前宋以來,這些土人也有開始自稱為“撞人”的。

不過韋令禮並不認為自己是土人或者撞人,他的家族祠堂供得乃是京兆韋氏,這可是曾經顯赫一時的關中世家豪姓,正兒八經的漢人世家!

本朝不講究世家出身,就好比王倫稱帝時,曾經有人刻意想將王倫的“王”與琅琊王氏攀附,但王倫特意下詔令表示,我祖上就是平民,與琅琊王氏毫不相乾,老子我就是平民子弟出身,不是什麼世家豪族!

皇帝都自稱布衣了,官員們自然也不好再宣揚家世,但這種宣稱在帝國邊境地區卻很是流行,畢竟漢化了的蠻夷總要給自己找一個顯赫的祖先,從而證明自己身份上與漢人一樣高貴。

朝廷對此的態度是不否認,偶爾還會承認,比如汪古部自認為沙陀李氏,完顏女真自認為琅琊王氏,一部分契丹耶律氏自認為劉氏,部分奚人自認為蘭陵蕭氏,朝廷都給予了承認。

朝廷不否認,於是嶺南的許多漢化蠻夷都拚命向漢族大姓上麵靠,朝廷又不插手民間族譜,故而許多新漢人的家族族譜都十分誇張,動不動就跟炎黃二帝扯上了關係。

若論外貌,韋令禮的顴骨很高,膚色發黑,是很典型的東南亞人種長相,但他說得一口流利的官話,熟讀儒家經典,便是再有大漢主義思想的中原人也不能否認他漢人的身份。

作為思同縣常平倉大使,韋令禮本來是不需要親自押送糧草的,但他族中有個堂兄在漢軍中出任弩手,便請托了關係,謀了這麼個差事。

這意味著韋令禮的工作是可以被錄入軍功的,對於他的職位升遷、品級提高很有幫助,所以韋令禮非常用心。

隨著漢軍不斷向大理國內部推進,沿途的道路也被粗略修建了驛站,凡在大理國境內新修的驛站,驛部皆以唐朝皇帝的年號為名,武德驛自然就是唐高祖的年號所定,大概位於後世羅平縣與西林縣之間。

這是一段超過了三百裡運輸距離的路程,韋令禮以借調的方式,來往於武德驛以及南寧府之間,負責統計地方官府雇傭民夫的通行距離、沿途損耗等。

這支超過千人的運糧隊伍,其中官府雇傭的在冊百姓不到一半,其餘都是沿途羈縻州、縣、洞的洞蠻百姓。

畢竟屬於羈縻州,所以羈縻地內部事務都是由朝廷委任的知州、知縣等管理,羈縻州縣內部不均田,居住在山林之間的洞蠻百姓也願意用勞力換取獎勵。

在這種事情方麵,朝廷的應對一貫很靈活,似官府在冊雇傭的百姓,支付銅錢;而洞蠻百姓人等,則可以用粗布、鹽巴等生活物資來進行實物支付。

新漢與前宋一樣,對於西南諸蠻夷百姓,采取了一種更加和平的同化手段,廣西的省立農學堂的教授學生們,會在官府與羈縻州縣的掌權頭領們談判同意後,由土兵護送著前往各處山寨,教導百姓們紡織、種植、養殖等技術。

這屬於新漢版本的“扶貧”,目的是能夠讓洞蠻百姓們有最基本的自給自足的能力,畢竟吃飽了飯的人,總是不那麼容易鬨事的。

韋令禮的助手就是一名省立農學堂的學生,名叫韋康才,雖然都姓韋,但兩人不是一個家族的,韋康才是桂州桂林府人士,祖上是真的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南下漢人,跟韋令禮這種剛剛漢化不到三代的不同。

韋康才很年輕,他戴著鬥笠,將衣袍下擺卷在腰間,舉著一麵紅旗,正在指揮車隊前行。

朝廷對於“扶貧”的學生們有政策,似韋康才這樣願意鑽到深山老林傳播農業技術、並且協助漢軍後勤運輸的學生,履曆上是要記一筆的,一旦畢業,參加吏員考試時也有加分,以後升遷也會更加快捷。

所以韋令禮很羨慕這位同姓助手,因為對方未來的起點要比他高太多了。

前方策馬而來兩騎,是負責沿途偵查的漢軍騎兵,一名騎兵高呼:“武德驛已經備好飯菜,今晚有魚有肉,鼓鼓勁兒,還剩十多裡就到啦!”

押送糧草的百姓們頓時歡呼了起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哈哈哈,大明 誣陷我謀反,我真反了你慌什麼 都市:現在染上讀癮,以後就敢讀博! 我靠古中醫成為星際第一治愈向導 十到零,終冥 我是黃毛你讓我當救世主 一統非洲:三個牛馬戰軍閥 亮劍從機槍手開始 從滿倉A股開始成為資本 重生娶了清純初戀後,再度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