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新都的修建是一個大工程,從洪武十一年開始,就這麼斷斷續續地修建著。
作為營建新都的負責人,張擇端與金富軾就像是候鳥一樣,每年隻在農閒時分,組織一批工匠在洛陽忙碌著。
新都的修建,是在現如今洛陽城的東麵,靠近三國曹魏明帝修建的金墉城附近,張擇端的規劃,是準備將新城與洛陽城連接為一片。
其實若從維護北方穩定的角度出發,燕山府是很適合作為新都地點的,但是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一旦本朝建都於燕山府,大量的人口聚集,帶來的糧食運輸壓力是巨大的。
由於黃河改道北流,渤海灣西麵出現了大片的沼澤、灘塗,缺乏一個適合的良港,如此一來新漢發達的海運難以發揮優勢。
現如今朝廷在渤海灣修建了直沽港,但吞吐量遠不如遼西走廊的平盧港,可以說隻要黃河仍舊北流,燕山府幾乎就不可能成為國都,萬一不穩定的黃河突然再次改道,那麼隋煬帝鑿通的京杭大運河諸河段都要受影響。
以洛陽為新都,同樣存在京城糧食外調的問題,但至少遠離了開封,實在是王倫也不敢肯定,黃河就一定不會改道,萬一母親河哪天不高興了,開封府地界那是肯定要受到直接衝擊的。
同樣地,河北行省的一些府縣,也不適合作為新都,比如邯鄲府、大名府、河間府,因為黃河北流後就經過這些大府。
所以留給王倫以及朝廷的選擇並不多,長安倒是個王者之都,但遷都長安,本朝就會麵臨與唐朝同樣的問題,皇帝與朝廷為了方便就食,就要不得不來回在長安洛陽之間搬遷。
故而在朝廷的規劃中,洛陽為新都西京,開封仍舊作為陪都屬東京,至於長安,其知府也稱“尹”,視為國都級彆,但朝廷不會在長安營建宮殿。
對於洛陽新都的建造,朝廷以不損耗民力為前提,每年農閒時招募雇傭數萬工匠勞作,絕不耽誤農時,甚至洪武十三年,因為河南蝗災、關中大旱,還停工了一整年。
朝廷的在京官吏們甚至比王倫本人更期待新都趕快完工,實在是東京城太擁擠了。漢軍不斷開疆拓土,於是朝廷諸官署衙門的官吏數量增多,辦公地點已經不夠用了。
作為京師,東京城又吸引了大量的旅居百姓,開封府最近五年的房屋售賣、租賃價格不斷飛漲,“京師居不大易”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了。
為了拱衛京師,南北衙禁軍以及周邊幾個行省輪番調駐的軍隊營地不得不向外擴,最遠的一支京師禁軍駐地,已經跑到黃河北岸去了。
整個東京城,一年之內居住超過三個月的流動人口再加上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兩百萬,這個數字讓藩屬國使者、外國商人們驚歎豔羨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治安問題。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火災隱患,開封府從前宋時百姓就改用煤炭為主要燃料,城內外民間私自搭蓋的現象屢禁不絕,最大的一次火災出現在洪武十二年秋天,東京城外西麵燒掉了房屋六百餘所。
消防司在開封府衙的配合下,以裡、坊為單位組織了民間巡防隊,協助官府參與滅火消防事務,但仍舊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火情隱患。
這就是前宋遺留下來、連王倫都束手無策的一個爛攤子,東京城城牆外的棚戶區改造難度實在太大了,牽涉的百姓人口達數十萬,每次想到這件事,王倫就會將前宋的皇帝們挨個痛罵一遍。
如果僅僅是數萬人,王倫咬咬牙還能以朝廷補貼的方式推翻了重新改造,但百餘年的積累,城外的土地糾紛、產權、土地補償、拆遷期間的人口安置,度支司做了預算,發現這些錢都夠朝廷在洛陽多修建小半個城區了。
故而王倫也很急,他也希望洛陽新都趕快建成,然後完成遷都事宜,這樣人口不會大規模向開封府流動,朝廷才有機會對東京城外的棚戶區進行大規模的規劃改造。
這些年王倫也在有意將東京城的一部分功能區域向外轉移,主要轉移向西麵的滎陽府,如今一來滎陽府就成為東京城的衛星城市,承擔了一部分都城職責。
但是朝廷收集繪製的“黃泛區”地圖就擺在那裡,東京城周邊適合作為衛星城的府縣,隻有西麵和西南合適,偏偏這裡又是前宋遺留下來的“環東京城貧困帶”,朝廷還得吸引百姓回歸務農。
因為前宋遺留的這個“環東京城貧困帶”同時還是“環東京城流民外逃地帶”,東京城的權貴、官僚、富戶們兼並了大量土地,導致東京城周邊在籍的百姓人口銳減。
新漢推行均田令之後,遷徙了大量百姓返回定居,朝廷也嘗試建設一些衛星城,隻是還未取得太明顯的成效。
不管是漢長安還是唐長安,在關中地區都出現了諸多衛星小城,分散承擔了相當一部分長安城這個首都的職責,但東京城周邊沒有這樣的衛星城,而且由於“黃泛區”的存在,朝廷對衛星小城的扶持和建設很是謹慎,選擇的地區有限。
在洪武十六年元宵節過後,春水漸暖,太子王聞受命前往洛陽巡視,一應東宮屬僚都跟隨前往。
王倫是很想按照傳統進行一次“大教閱”也就是閱兵的,因為按照唐宋製度,禁軍每年一小閱,三年一大閱,但受限於東京城的擁擠,南北衙禁軍的每年常規閱兵,都是王倫隨機抽調某一兩個旅進行的。
洪武至今,也總共進行了三次大閱,而且規模控製在五個旅,也就是不到兩萬人,沒辦法,東京城內連個大一點兒的廣場都沒有,兵部倒是計劃過大規模閱兵,但王倫看到流程主要是京師周邊駐軍穿城而過,頓時就沒了興趣。
所以本朝還從未舉辦過任何一次超過兩萬人規模的閱兵儀式的,這是因為王倫與朝廷官員的理解不一樣。
傳統的閱兵是皇帝檢驗禁軍的訓練情況和戰鬥力表現,但王倫希望有更多的百姓能夠看到漢軍的威武,若是將閱兵放在城外,自然是有足夠空間的,但百姓前來觀看過於麻煩,反而不如不辦。
新建的洛陽皇城就有一座規劃中的大廣場,那裡很適合用來閱兵,而且王倫打算搞一個日常化的升旗儀式,既能對百姓進行愛國教育,還能當作一個景點。
總之,新都營建完成之後,將會是與東京城截然不同的,也比老舊的東京城更能代表新朝蓬勃的氣象。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