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河裡找到食物之後,這海就是書院的另一個目標,還是書院的長遠規劃,從海裡找食物。
現在有了一個橋頭堡,吳大用當然不會放過,這不過來了嗎,等靠要思想要不得,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就在海邊砍樹建船,馬上出海,出不了遠海就在近海,這是吳大用的想法。
吳大用笑嗬嗬的走了過來,比過年還高興,李奇就沒有見過這麼開心的吳大用吳大隊長,每次見他都是哭窮,要李奇想辦法給他弄錢弄物資。
“山長。”一個聲音卻比吳大用先開口,從吳大用的後頭跑出了梁家富,梁大隊長,這家夥也一副過年的樣子,笑的那個親切。
李奇見怎麼一個兩個的都象聞到腥味的貓一樣,全鑽了出來,唉,怎麼全像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不就一個小漁村嗎,至於嗎?
他卻不想想,他的屬下不就是一群沒見過世麵的山賊嗎,早幾個月還在過著苦哈哈的日子,這才闊了幾天?而且還是人口急速膨脹,各種物資奇缺,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閒漢,一下子都是要給幾百上千人當家,這壓力那是一點不比李奇少。
梁家富雖然管的人少一些,但自從打回來大量的魚以來,一下子為書院解決了糧食這一大問題,他在書院裡的地位是直追幾個營長,這地位的提高,讓他無比興奮,這大海就是他的目標,他能不來嗎。
“哦,都來了,那好,那這小山村可就要靠你們倆人了。”李奇眼看送過來的兩個苦力,那是一點都不客氣,誰叫自己是他們上級呢。
現在你們來了,山長我可要休息一下了,我一細胳膊細腿的,給你們這些粗漢跑腿,我容易嗎?
這麼多天來,這小山村的人在李奇的組織下,除了收鹽煉鹽之外,就是建營房了,建磚瓦房不現實,但也不再是建那低矮的棚屋,而是木屋,反正這附近的山頭上有的是原木,或者做其他的材料不行,但建房子那是絕對足夠了,把原木伐下來,就地組建房子,雖然粗糙,卻足夠堅固。
根據不同的需求,規劃好不同的地點,三三五五的房子組合座落在這山岰裡,這不書院的人一過來,馬上就可以入住了。
在半山腰,那是李奇暫時的指揮部,也是最大的一個屋子組合,他和他的警衛排就在那裡駐紮。
足夠光亮的屋子裡,擺著一張簡陋之極的會議桌,說是簡陋之極是因為他連平整光滑都沒法做到,而是簡單的用幾塊木板弄了個支架,堅固不倒就算是桌子了,板凳那是真的是板凳,就是幾根木頭支了一塊木板,就算是凳子了。
要說光亮呢,那一定是杠杠的,因為四周就沒有牆壁,就是一些支撐的原木矗立著,相互咬合,組成屋子的骨架,上麵弄了個遮風擋雨的屋頂就算了。這倒也不是李奇他們偷工減料,實在是這南方的房子,主打的就是一個涼爽和通風透氣,保暖?那到冷了再說,抖一下也就過去了。
今天,這小山村裡最高層都集合在這裡,李奇要在這裡召開工作布置會,李奇作為書院的最高決策者,注定不可能在這小山村呆太久,這出來不知不覺的就一個月過去了,綠水書院的秋收都已經開始了,在這以糧為綱的政策指引下,秋收秋種那是重中之重。
對的,以前的人們秋收之後大多無所事事,但綠水書院不同,還要加一個秋種,也就是說一年365天,累不死算球,天天在工作,可沒有北方的貓冬一說。
再說了,就算不種田,那不還有很多的工業生產在那等著嗎?
“兄弟們,這些天來,大家也算是熟悉了,以後的工作,各司其職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原來漁村新加入的學員,去書院培訓也好多天,但還沒有這麼快回來。調過來的綠水書院的學員,要發揮主人翁的精神,把這裡當是自己的家一樣經營,向當地的同學學習煮鹽,打魚,駕船。”李奇嚴肅的坐在主位上,像後世的領導一樣作著報告。
“大家要搞好團結,要知道在我們書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先加入的,還是後加入的,我們都是同學,在書院裡,絕不能出現欺負現象,要相互幫助,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
“也絕不能因為遠離山寨,就把學習放下了,不管在那裡,你們都代表書院,而書院以學習為生命,沒有學習,就沒有書院,這裡一樣的執行書院本部標準,絕不能打折扣。”
“趙連長,我們走後,這裡就由你負責,你要統一安排好他們的生產,責任重大……”李奇說了很多,重點是對趙仕鬆連長的工作安排。
會議結束後,李奇一行走在這小山村裡,現在黃廣鈿正帶隊參加綠水書院本部的培訓,山村裡找了個聯絡員,叫黃恩品,負責山村裡舊人的聯絡工作,雖然隨著書院裡人員的大量進入,山村的舊人已經打亂重新整編,但還是要有一個本土人士進行聯絡,有一些事情還是本地人說話管用,有一些情況還是本地人更熟悉。
黃恩品在前麵帶路,李奇和吳大用,梁家富一行走在這小山村裡。
看著眼前經過了書院梳理重新安排的生產方式,各個小隊按一定的工序各司其職,按照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分工合作,生產效率比起以前的各家各戶單獨生產是提高了不少,這產能也得到了釋放,以前那堆在鹽田裡因人力所限沒辦法及時處理的囟鹽,都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煉出的白花花的食鹽正在分裝入袋。
一批正準備把食鹽裝車運輸的隊員,正在那裡忙著,各種手推車排成了長隊,這運輸隊把食鹽運回書院本部,再按照鹽的價值,從書院裡帶回一定的錢物分發給產鹽的各個小組,這鹽產隊也是按照獨立核算進行,避免吃大鍋飯的現象出現。當然,所有的產業都記在綠水書院的名下,也就是屬於李奇的產業。
產權不清晰可不是好事,綠水書院的一切東西都是李奇這個東家的,但李奇也不可能一個人管理使用,還需要群策群力,綠水寨的人都是這個團體的一員,可以說是一損俱損。
這段時間來,在綠水書院的物資支持下,這小山村子裡的人們,是更加的活力四射,工作積極性比肩從本部調過來的人馬,大有一比高低的架勢,這讓各項生產指標是日日更新,形勢一片大好。
在山岰下,一個小型的造船廠已經成形,土法上馬,對於這些從小就在海邊長大的人們來說,就算沒有圖紙,造一些小船也不是難事,以前是沒有組織,單打獨鬥沒能力造,一旦組織起來,那主觀能動性就發揮出來了。
“山長,現在這些小漁船隻需要上漆,就可以使用了,如果沒有油漆,不上漆也行,隻是使用的壽命短一些。”梁家富這個打魚隊長,也是用心了,才沒多長的時間,就把船造出來了,雖然是隻能在近海打魚的船,但有船和沒船的區彆可大了。
“吳隊長,這油漆能解決嗎?”李奇轉頭問吳大用這個管後勤的。
“有倒是有,但那是準備造大船用的,如果用在這裡,那以後造大船花費太大,可能準備不足啊。”吳大用說道,想了想又補充說:“不過這桐油可以供應一些,還是充足的。”
梁家富一聽大喜,說道:“桐油也行,總比這樣純木板下水強多了。”
“梁隊長要省著點用呢,要不到時你那大船下水,可能這些東西不好找呢!”吳大用說道。
喜歡南明崛起0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