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情報部門對周邊海域的勢力分布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派出偵察船在海島外圍遊蕩,通過在海邊遊蕩的偵察船傳回的情報也顯示,海陵島周邊海域除了這澳仔港口裡麵牛王山的海盜船隊,周邊沒有發現其他有威脅的船隊,但這些情報的支持不足以讓綠水書院冒險。
綠水書院冒不起這麼大的風險,按李奇的指示,要穩,求穩,不到萬分火急的時候,不要冒險。
這也是李奇在後世工作中帶來的習慣,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
後世的人對生命的尊重,不能讓生命輕易冒險。
雖然這不一定適合這個時代的情況,但李奇還是認為,現階段綠水書院還是以穩為主。
結硬陣,打呆仗。抓住機會主動靈活出擊,情形不明就安穩防守。不冒險,不前進。
這是這一段時間以來,李奇對剿匪活動的指示精神。這樣的安排,讓綠水書院在剿匪時少受了很多損失,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反正也不趕時間,對吧。
剿匪與開展群眾運動,開辦夜校,減租減稅,清丈田地,收繳超額田地,分田等工作同步推進,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急。
從廣州回來的船隊不但帶回來了銀子,還帶回來了一個所有人都不以為然的消息。
但這消息卻給李奇帶來了巨大的震憾。
在弘光帝稱帝之前,清軍已經入關了,但人們隻傳播崇禎的死亡,之後就是弘光小朝廷的建立,好像那建奴入關隻不過是一件小事。
當然了,這建奴雖然跟明朝廷打了很多年,也多次入關,但都是搶了一些東西就被打跑了,人們習慣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和李闖打進北京城,皇上駕崩比起來,這建奴入關的新聞實在是太小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事實是從民間到官府,沒有人把建奴視作最大的威脅。
南京的小朝廷還製定了“聯虜平寇”的政策,這在李奇看來是糟糕的政策,可在這特定的曆史背景之下,也就不足為奇了。
後世的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人們對異族入侵會有這麼大的寬容。
事實是這時代建州女真人是明皇朝的組成部分,最多是一個鬨獨立的地區。
雖然他們也時常進關搶掠,但這些都是被認為是作亂的行為。反倒是那李闖,把皇帝迫死了,這更為人們所不能容。
這時所有人對明皇朝的感情,並沒有後世曆史書寫的那樣橫征暴斂,恨不得他早點亡。
事實是明皇朝在征收稅賦的時候,有很大的人性,那些暴有錢的無賴、還有無錢的流氓都是收不上稅的,收稅的對象就是老實人。
要是明皇朝是個恐怖的國家機器,也就不會出現皇上派出的征稅官都被人吊在樹上,稅收不上來不說,臉丟儘了也不哼一聲,就這樣不了了之。
扯遠了。
反正是從民間到官府層麵,人們都隻是對李闖的仇恨,人們被這仇恨衝暈了頭,也就錯把建奴當成盟友了。
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某三桂家人被李闖扣在手裡,都不肯與李闖合作,寧願選擇了奸詐的建奴。當然錯了就沒法回頭,曆史也不容洗白。
但李奇也隻能是悲天憫人一番,作首打油詩曰:衝冠一怒為紅顏,美人無辜躺中槍,引虎驅狼暈了頭,身敗名裂萬年臭。
喜歡南明崛起0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