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了李奇自己知道自己是那個假扮的傻冒,也沒人會懷疑李奇總督府的身份,畢竟這實力擺在這裡。
那還等什麼?快點去接收啊。
本來李奇手不想伸那麼長,這神電衛屬於高州府的管轄之下,不想又招惹一個府的不滿,刺激那些大人物的神經。
自己在陽江縣這裡胡鬨,都怕肇慶府那邊派人來搞事,更怕兩廣總督腦抽筋突然派兵過來圍剿。
雖然李奇自己總說不怕,但卻也知道,真的大兵壓境,他還真未必對付的了,但怕也要上,總不能因為怕就不乾事了吧。
點齊兵馬,李奇這就要出征了,不,是去接收勝利果實了。
當然,兵不能少。
去哪都要有兵,沒兵彆人反悔怎麼辦,萬一傻傻的走過去,落下了彆人的圈套,那這玩笑就大了。
可能都會被評為本年度最佳笑話獎,李廳可不想當這笑話獎的主角。
兵分兩路,一路由吳有財帶領,走的是陸路預計要走三天的路程,這路實在太難走了。
一路走海路,由李奇帶領,順風的話可能一天就到了,畢竟坐在船上也不用停下來休息,可以一直走。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海運還是很繁榮的,各種來往的船隻川流不息,也有一些武裝貨船穿行,不知是海盜還是民間的走私商人,李奇也不去管他,隻要不來招惹李奇,李奇現在也沒精力去管。
當然,那些船遠遠的看到李奇,也會儘可能的躲的夠遠,這滿載大炮的船隊可不是鬨著玩的,萬一是海盜船隊,又或者是西人的船,那可就玩犢子了,分分鐘命都沒了。
海上航行其實挺無聊的,除了偶爾相遇的船之外,就是看不儘的海水,聽不儘的浪濤,還有那風吹著船帆劈啪的響聲,擾人清夢,讓人睡都睡不好。
李奇無聊的拿起那從舊書攤那淘來的《戚家軍光烈傳》來讀,當讀到戚少保被罷官後,戚家軍被用作救火隊使用,又不給軍餉,部分軍人奮起鬨餉,被騙而解除武裝集結,儘屠之,餘者編入其他軍隊,不禁唏唏。
又讀到戚少保窮困潦倒死後多年,戚家軍餘三千老弱,被入寇的清軍兩個萬人隊圍攻,且戰且退,既無援軍,也無後勤,彈儘糧絕。
退至通州郊區,餘600餘人,依戰車結陣,清軍猛攻3天,不克。後滿清漢軍運來城防炮,轟之,儘亡,無生還者,摔書而起。
出船艙遠眺,茫茫大海,不知路在何方。
心情稍複,回艙抽一書,名《海外談.船運》,讀到其中怪異之處,據記載:“次年,船運司長鄭和公乃引閩越人轉石磨之旱缸,以火燒水令旱缸內塞往複來往而驅使寶船前行矣。二百船東行,時停時止,費三月又八天而至畢魯。”
又大感好奇,這不記錄的是蒸汽機船嗎?看來這旱缸是成熟的技術,這次回去要找人來研究一下,可惜那不知何人會用來轉石磨呢?
喜歡南明崛起0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