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完畢,李奇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各英雄遺屬家中探望。每至一戶,他皆親切地與遺屬交談,關切詢問其生活狀況與需求。
在一位老婦人的家中,屋內陳設簡陋,牆壁灰暗,但卻收拾得乾乾淨淨。
老婦人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椅上,聽到李奇的聲音,掙紮著起身迎接。她滿是皺紋的手顫抖著握住李奇的手,泣不成聲:“多謝山長掛懷,吾兒早逝,然能為書院效力,泉下有知,亦當欣慰。”
李奇雙手緊握住老婦人的手,誠摯地安慰道:“大娘,莫要悲傷。書院便是您的家,吾等定會好生照料您。令郎乃真英雄,書院上下皆感恩於他。這些薄禮,聊表心意,您且收下。”言罷,親手遞上賞錢與慰問品,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敬重。
老婦人接過,連連道謝:“山長仁義,願上蒼庇佑您與書院,平時老婦我就按月領月錢,今又送來賞錢,真的是太多了,山長有心了。”
繼而,李奇又趕赴安置傷兵的營房看望傷殘的士兵們。營中,那些因戰爭而身有殘缺的士兵們,或斷臂,或跛足,然眼神中依舊透著堅毅不屈之光。
“兄弟們,新年好!”李奇大步走入,聲若洪鐘,親切地向士兵們問好。
“山長,新年好!”士兵們齊聲回應,聲音雖參差不齊,卻滿是敬意與振奮。
李奇逐一為他們送上賞錢與新年祝福,言辭懇切地鼓勵道:“兄弟們,汝等為書院負傷,乃書院之功臣。書院必不會忘卻汝等,定會全力相助,讓汝等過上安穩日子。有何難處,儘管告知書院,吾等定當竭力解決。”
一位獨臂士兵激動地說道:“山長,有書院的關懷,縱千難萬險,吾等亦無所畏懼。待傷勢好轉,若書院有需,吾等願再赴沙場,效犬馬之勞!”其眼神堅定,話語鏗鏘,儘顯鐵血軍人的本色與忠誠。
“山長,我已經安排好了,複員回家鄉的船廠當工人。”
“山長,我去快活農場當乾部。”
“山長,我將要回我們鄉當鄉長。”
傷兵們說著自己的去處,他們知道,不管在那裡工作,山長都不會忘記他們,他們的月錢還是按當兵時的工作一樣發放,這次的加薪,他們也跟軍營的同袍一樣,沒有區彆。
新年首日,事務繁雜,李奇卻毫無倦意與怨言。
待諸事處理完畢,他又匆匆趕赴陽陽鐵路的通車儀式現場。隻見嶄新的鐵路在日光下閃耀著銀芒,宛如一條巨龍蜿蜒伸展,枕木嶄新而整齊,鐵軌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直延伸向遠方,消失在天際線處。
鐵路兩旁,百姓們熙熙攘攘,皆麵帶興奮與喜悅之色,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他們身著新衣,色彩斑斕,歡聲笑語在空氣中回蕩。
通車儀式現場,處處彰顯著陽江的傳統風情與特色。
站台一側,一群身著鮮豔服飾的民間藝人正蓄勢待發,準備獻上一場精彩絕倫的舞龍表演。
那龍身五彩斑斕,由竹篾與綢緞精心編製而成,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龍鱗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龍須隨風飄動,龍目圓睜,栩栩如生。
“此舞龍盛景,當真熱鬨非凡,儘顯新春之喜!”小翠興奮地拍手稱讚,眼中滿是新奇與歡樂。
“正是,此乃吾鄉之傳統,新春佳節,自當以這般熱鬨之景歡慶。”柴婉兒微笑著回應,眼神中滿是對這傳統習俗的熟悉與喜愛。
隨著一陣激昂的鑼鼓聲轟然響起,舞龍者們精神抖擻地登場亮相。
他們身著紅色的短褂,腰係黑色的腰帶,身手矯健敏捷,將龍舞得栩栩如生,時而盤旋高飛,似欲衝破雲霄,引得人群中發出陣陣驚歎聲;時而蜿蜒遊走,仿若蛟龍出海,龍身隨著激昂的節奏起伏擺動,周圍的百姓們歡呼喝彩聲不斷,掌聲雷動,將現場的氣氛瞬間推向高潮。
李奇穩步登上主席台,身姿挺拔如鬆,氣宇軒昂。
他身著一襲黑色的錦袍,領口和袖口鑲著金色的滾邊,頭發整齊束起,頭戴一頂黑色的貂皮帽,更顯威嚴莊重。